杜嘉祺應辭職 - 左丁山

杜嘉祺應辭職 - 左丁山

戰後的香港股王滙豐銀行稱霸香港股市數十年,左丁山一輩的人物大多習慣買入滙豐收息或收股代息,一些朋友用三四十年積累滙豐股票,持二三十萬股的為數不少,過往十年,每年收滙豐股息80至120萬元,退休生活無憂,令人羨慕,或說滙豐股價在2007年創150元以上高位後,連年下跌,持滙豐股票的資本損失重大,收息只是假象。但普通投資者(散戶)並不這樣想,反正滙豐年年派息,一年分四次派發,像太陽每天自東方升起,每年收取幾十萬元股息過活,每日三茶兩飯有着落,資本損失不用那麼計較。

這美好生活今年徹底破落,滙豐竟然在除淨後不派發去年第四季股息,2020年全年無股息,靠滙豐股票退休的人士大失預算,靠滙豐股息作獎學金的大學頓失所依,國際退休基金一時間手足無措,這時候計算資本損失,更痛不欲生。五十二周的滙豐股價高位是62.3元,近日最低是27.5元,損失56%,與恒生指數同期損失27%比較,遠遠跑輸大市。個人或大學獎金如止蝕沽售滙豐,損失極為慘重,死守又無股息收入,如何是好?

滙豐由天堂跌落地獄,香港散戶12年前曾以血肉長城力保,擁護滙豐,今天則血肉橫飛,慘不忍睹。滙控董事會董事和管理高層,實在對不起香港股東,令人懷疑他們的識見、眼光和管理能力。以高薪向AIA挖角過來的主席Tucker(杜嘉祺)究竟何德何能領取天價高薪?滙控董事會當初為何聘請這位保險明星做銀行主帥?2007年時,滙控在香港股市的市值近15,400億港元,今天只剩下6,100億左右,13年來滙豐高層完全拿不出辦法來應付次按危機、金融海嘯、歐美市場惡化,只是吃老本,愈來愈倚賴香港和亞洲,特別是中國市場,香港滙豐的管理人已盡力增加利潤貢獻,但歐美滙豐的管理人似是豬一般的隊友,完全沒有賺錢能力,但滙控全球裁員卻又有香港的一份,對香港滙豐的員工非常不公平。那位Mark Tucker還有甚麼面子資格當滙控主席?曾受滙豐扶助的平安保險集團近月增持滙控,已成為最大單一股東,消息令滙豐股價自低位回升。滙控在西方似已無力前進,日益倚賴中國/香港,看來中資基金大有可能密密趁低吸納,伺機吞併之。萬多億市值的銀行很難吃得下,六千至七千億市值的銀行,很容易給螞蟻吃掉!(按:螞蟻金服上市,估值近17,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