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高科技是台灣安全的保障(方圓)

蘋論:高科技是台灣安全的保障(方圓)

美國內部文件顯示,美國政府已動手制裁中芯。中芯對美國威脅有限,即使如此,美國政府也不放過它,證明美國對中國的高科技封鎖,是堅壁清野,不留餘地了。

與此相反,台灣的高科技產業卻突飛猛進。台積電不久前宣佈,已在二奈米制程上獲得重大突破,甚至已佈局至一奈米,相對於中芯的14奈米,台積電領先不可以道里計。甚至南韓三星,也已承認技術落後,美國對南韓親中起戒心,日後美國與台積電進一步綑綁,這是可以肯定的。

以台積電為中心,台灣島內正在形成一個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世界各大高科技公司紛紛到台灣投資,台灣的科技行業發展紅火,地價上升,股市暢旺。當下台海兵凶戰危,還有那麼多跨國公司湧進,證明這些科技巨頭對台灣的安全有充份信心。

台灣的安全就建立在高科技迅猛發展的基礎上。台灣的高科技行業與美國關係越密切,美國越是離不開台灣,台海一旦有事,美國軍事介入的可能性越高。如果美國政府把關鍵晶片供應都寄託在台積電身上(台積電的二奈米生產基地會設在台灣),意味着台灣不容有失。

美國自去年以來,已將中共定義為敵對力量,年來美國一切外交行動,以及國內對中國政治勢力的清理,在在表示美國與中國全面脫鈎的取態。既然美中關係走向敵對,敵強我弱,你死我活,爭奪台灣就是美中生死之爭的前哨戰,其要害就在高科技行業。

擁半導體領先地位如掌握未來

沒有一個行業對國家安全的影響超過半導體,誰掌握了半導體領先地位,誰就掌握了未來。對美國來說,佔領高科技的絕對優勢,是國家安全的頭等大事,除了制裁圍堵中共以外,保護台灣的安全,對美國的戰略意義,如何估計都不會過高。

若中共武力攻佔台灣,台積電的生產和研發能力就為中共佔有,台灣大量高科技人才被中共收歸麾下,美國便失去高科技的領先地位。美國雖然在半導體設計能力上仍無人可及,但沒有足夠的生產能力,此消彼長,將蒙受無可挽回的損失。

台灣在美中關係天平上,有不可取代的份量。美國不能讓中共得到台灣,中共若武力攻台,美國唯一的選擇便是要介入協防,這便是台灣今日安全的主要倚恃。馬英九說「首戰即終戰」,除了為中共做說客,便是無視美國對台灣高科技的依賴。

美國國務副卿訪台,並沒有帶來雙方外交大突破。蔡英文雖說「台灣有決心走出關鍵的一步」,但這一步在蕭美琴自稱「大使」後,卻沒有下文。早前謝長廷在日本也被稱為「大使」,但那不是自稱,是當地政府的恭維。相反的,最近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在公開場合聲稱「目前台灣不尋求與美國建立全面外交關係」,顯然另有考量。

美不予中共武力攻台藉口

看來美台雙方都不準備進一步挑釁中共,最佳選擇是不讓中共有武力攻台的藉口,而專注於實質性的深入合作:高科技交流全面加速,美國協助台灣擴闊國際空間,美台分享防務情報,美國加快售賣最新武器給台灣,美國推動建立日澳印台的區域軍事合作等等。

美台正式建交將引致中共孤注一擲,戰爭對各方都沒有好處,反而將情勢控制在冷戰與熱戰邊緣,沒有名義上建交,卻有實際夥伴關係,美台有更大合作空間,又不至於輕啟戰端。

美台逐級施壓而又不越底線,難題便倒向中共那一邊。美台不建交,台灣不獨立,中共便沒有武力犯台的藉口,否則對內對外都無法自圓其說。戰爭雖打不起來(局部擦槍走火則有可能),但局勢又朝着明顯不利於中共的方向發展,美台熱情擁抱,美中卻越行越遠,前景不妙,束手無策,這對中共來說,是更頭痛的事。

台灣大力發展島內經濟和對外關係,保持高科技領先地位,各國精英趨之若鶩,高等教育長足進步,國際熱錢湧入投資,形成良性循環,台灣更有充份的安全保障。

方圓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