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核促公開失德投訴資料 689告楊潤雄 圖起教師底

覆核促公開失德投訴資料 
689告楊潤雄 圖起教師底

【本報訊】近日針對教育界的批鬥不斷,何君堯更洩露建制派與中聯辦官員商議要全面整頓教師。全國政協副主席兼前特首梁振英牽頭成立的「803基金」,兩度去信教育局,要求披露被投訴失德教師的資料,包括姓名及任教的學校,皆被教育局以公開資料守則及私隱條例等理由拒絕。基金昨以「唯一有足夠利益關係人」身份,入稟高院申請司法覆核,指教育局犯了法律錯誤,要求推翻決定,下令教育局長楊潤雄交代相關教師身份。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批評梁振英利用法律作為批鬥工具,將教師拖入政治漩渦加以迫害。

梁振英回應有線電視查詢時稱,今次是他首次提出司法覆核,「呢啲事總要有人做,你話呢個係咪政治壓力?(我)做嘅嘢,就係為咗社會嘅穩定。老師對學生嘅影響係非常之大,正如我所講4,000個大學、中學、小學生被捕,我們一定要問佢嘅『緊密接觸者』係邊個,我哋唔能夠話源頭不明。」梁估計因教育局不想承擔此事,其一理由是他們好怕面對教協,他認為事件要在陽光下、在法庭處理。

■反送中爆發以來針對教育界的批鬥不斷;圖為年初業界集會反對白色恐怖。

教局以涉私隱為由拒絕

申請人803基金有限公司,昨由多次代表梁振英興訟的薛馮鄺岑律師行代表入稟,並將教育局長列作建議答辯人。申請書透露,教育局自去年6月至今年6月間,共接獲和處理222宗有關教師專業失當的投訴調查。基金今年2月去信教育局,要求公開行為失當教師的資料,包括數字、教師和學校的名字、行為失當或專業失德的性質,調查結果和教局的跟進行動,以讓公眾人士知情,特別是讓家長決定是否給子女入讀或繼續就讀相關學校。

教育局3月回覆指,已處理並裁定行為失當的投訴成立個案有39宗,並已發出13封譴責信、4封警告信、9封諮詢信及13個口頭警告,惟局方以相關資料只供調查用途為由,未有應基金要求提供所需資料。

教育局其後應基金要求進行覆檢,7月回信維持決定。基金稱,教育局指申請人要求公開的資料取自第三方,又屬老師的個人資料,受《個人資料(私隱)條例》規管,在公開資料守則下,未經第三方和涉事老師的同意不可披露。惟基金認為,僅要求公開專業失當的教師名字、所涉投訴成立的內容及涉事學校名稱,有關資料是教育局調查所得的資訊,而且第三方亦非教師本人或學校,不屬機密資料,毋須徵得教師或相關人士同意,直指教育局錯誤理解條例,犯上法律錯誤。

雖然局方解釋,公開資料會對已改進的相關教師造成標籤效應,亦令師生及學校受壓,同時破壞局方與學校及教師的互信關係,但基金揚言,這全是不相干的因素,教局卻錯誤地過份考慮。基金更指,若相關教師如斯注重私隱,當初便不應作出專業失當的行為;既已犯錯,公開其資料,反可鼓勵校方和教師日後改進及避免重蹈覆轍。

梁振英近日多次公開批評教育局長楊潤雄譴責但不公開被投訴失德教師身份,是「為官避事平生恥」。楊則透過教育局發言人不點名反駁,強調從來沒抱「唔好搞大佢」的態度,要求對方批評要有理可據,更稱公佈嚴肅處理失德教師的學校的名稱欠公允。

案件編號:HCAL1969/20

梁振英

楊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