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導演基斯杜化路倫的大片「天能」為戲院重啟最引人談論的影片;餓戲已久的固然迫不及待,本非戲迷的也受落於這兩個半小時大件夾抵食的影片而入場。
有自知之明我卻至今仍在觀望,是自知理解力不足以應付,何況之前已拜讀了本報娛樂專題版一篇詳細的導看「天能」,列出了要看懂天能必須知道的十件事。 我的天,只說了三件已令我滿腦子問號,何況有十件之多,在這日子如此沉重時刻叫影迷如何是好?即使大導一再叫人不必嘗試去明白去感受就可以了,仍然鼓不起勇氣。
後來看到馬家輝寫的「看天能,懂不懂?」一文不禁莞爾,馬教授的資質智慧以及對電影的素養,居然在看了不到一個鐘頭之後已呼呼入睡,並且在戲院中做了一個又一個夢,此片的音響效果成為他的最佳催眠劑。
有些影片比較複雜難懂,但多少觀眾敢於老老實實的就說不懂?我的確是個資深影迷,但也是有選擇的,首先一定不會為難自己,寧願一次又一次重複欣賞有我所鍾愛的導演演員的那些比較有文藝情節的影片去被賺熱淚或笑餐飽。人生苦短人易老,若要花在自己理解力夠不着的影片上,徒惹自卑自責而已,馬家輝還提到導演楊德昌當年為了看懂費里尼的「八部半」,前前後後一共看了七次才恍然大悟,這樣的一件事讓我多少明白這位導演為何天不假年的早夭了;欣賞電影到了自苦如此的地步那又何必。
也許年紀大了,不想太為難自己,也太不長進,老去的歲月又好逸惡勞,只肯向淺中行,若是買票入場的結果只為睡上一覺,那還是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