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99任內閣總理大臣菅義偉,到底有甚麼樣的政見、國家觀與世界觀?在這篇要描寫他耍了甚麼花招欺騙而說服高級官僚。他真是個沒有國家觀的內政式政客。
有一位去年剛退休的官僚嘆息:「我做官的一輩子剛畫了逗號。回頭看,有不少崎嶇,但總的來講是能滿意的半生,除了一件事以外。」
年齡七旬的他感慨地回憶,幾年前有一天,他在外地接到次官來的緊急電話說:「前輩,請您卸任,這是總理的意向,根本沒法改。」想也想不出其理由。跟首相官邸與其主人之間的溝通沒甚麽問題。但沒法不聽後輩次長的命令,咬着牙就回東京了。安倍政權給日本政壇帶來的就是政治主導,政治主導與官邸一強體制。特別在2014年內閣人事局創立以後,這傾向沒法停止。
之前日本政治的決策是執政黨優先。自民黨裏有不少「族」議員。「族」議員每一個省與地區都有,比如說,代表農村的農林「族」議員,保護工商界利益的商工「族」議員。自民黨的各個部會決定黨方案,總務會全會一經採取再送到國會成立法案。但小選舉區採用20多年來,掌握黨公認權的自民黨總裁及首相的權威一直在上漲,黨上至下的關係起了革命性變化,安倍之政治七年八個月當中,完全兩樣了。猴子墮木還是猴子,議員落選就不如選民。沒有黨的公認就不能勝選,自民黨所有議員都不聽自己派系,而聽首相的。安倍的首相官邸一強體制是這樣而來的。
首相官邸裏百鬼夜行。安倍自己點名所謂官邸官僚的親信。他們主要來自經濟產業省與警察廳,經濟產業省退休的今井尚哉(首相輔佐官與秘書官),警察廳退休的杉田和博(官房副長官)與北村滋(內閣安全保障局長)等。
明君下面也有佞臣活躍的空間,也許是個太監級人物跳梁跋扈的天地。佞臣與太監總要掛着離首相的距離多麼近來角逐。有時假裝首相意向。
那位官僚回京後,馬上拜訪前輩們道謝。其中有一個跟安倍常聯繫的忠告他說,甚麼都不用說,自己去確認到底是否首相意向。那麼先去找那講首相意向的次官,次官說的確是首相意向。但吩咐他的並不是首相本人,而是菅義偉。那麼接着找個機會找首相,終於有見首相的機會,這位前輩問了安倍那個官僚到底有甚麼問題?安倍一聽到那位官僚的名字,就甚麼都不了解的樣子而說了一句,沒甚麼問題,他怎麼走了?
這位老官僚一聽這情景才了解到一切。菅義偉假裝首相的意向而實現了自己人取代他的人事調動案。因為他這個崗位是有人氣,不少其他省的人都垂涎三尺,好多政客都要搶送自己人到這崗位。恰恰這人事調動出爐時,官邸裏發生了嚴重對立。安倍把今井等官邸官僚重用一派,把森友學院靠廉價購買國有地等醜聞譴責給菅義偉一派,故菅義偉怎麼要把自己人推到大崗位,故要假裝首相之意。當時至現在的首相官邸百鬼夜行還在跳梁跋扈,為了自己的假訊息滿天飛!
知道菅義偉考慮的安倍,馬上給那位老官僚安排一個妥當的崗位,讓他能夠走完最晚期的官僚生涯,菅義偉也組織好自己內閣。但菅內閣還留下致命性大毛病。安倍怎能樹立連續在職日子的金字塔?安倍樹立新紀錄的同時,菅義偉也樹立了官房長官在職日子的新紀錄。天天板着臉沒有對記者的提問正面回答,把大事化小、小事化沒的菅義偉記者會,對新紀錄的貢獻跟安倍一樣大,也可叫安倍與菅兩個人共同從政的結果。但菅內閣缺少菅那般敢假裝首相意向的大太監級閣僚,求之不易。
一旦登上首相寶座的沒有一個自願退下來。安倍請辭後,他的支持率一下子上漲了20%至30%。菅義偉的就職支持率比兩任安倍內閣還要高。加上剛合併國民民主黨的立憲民主黨支持率一向不高,雖沒國家觀卻擁有政局觀的菅義偉,已開始研究在明年9月底任滿之前解散眾議院,否則他只能做管理選舉內閣。黨內五大派系支持的無派系首相已開始走長期政權之路。但他現在大哭,因找不到接好內閣官房長官的人才。
不管如何,他假裝首相意向這事實不會改寫。政治如是最高道德,那麼應該包含人最低道德──不說謊!
甘粕代三
日本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