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學生墮港版國安法 牛津允匿名交功課

憂學生墮港版國安法 牛津允匿名交功課

「港版國安法」第38條列明,非港籍、不在港的人士都適用該法,規管範圍伸展至全球。英國《衞報》等傳媒報道,牛津大學為免學生觸犯惡法,近期要求研究中國話題的學生匿名交功課,及相關網絡課程不作錄影等。英國學者直言:「這種影響令人感到窒息及抑壓。」

涉中課程不作錄影

《衞報》引述牛津大學中國政治問題教授科頓表示,由於擔憂「港版國安法」,她將要求學生在交作業和課堂展示時,以匿名方式進行,「以此給予一些額外的保護」。科頓又指:「這意味着我講課、閱讀清單和輔導論文的問題將基本保持不變,但是將要求學生在課堂上介紹另一名同學的匿名功課」。她還要求學生不得對網授課進行錄影。

報道指出,校方同時提醒學生,若外傳課堂錄影,將被視作違紀作為。倫敦國王學院法律系教授伊娃表示:「該法對表達自由的影響是一件大事。罪名的模糊性,使得對政府的批評或會被視為罪行……如你是一名即將前往香港的學者或學生,而你的作品是政治敏感的,就有理由擔心(在香港)會遇到麻煩。這種影響令人感到窒息及抑壓。」

《華爾街日報》等美國傳媒早前亦報道,普林斯頓大學在中國政治課上,也採取了相類似的措施,如學生在作業上使用代號而不用實名;在安默斯特學院,一名教授正在考慮匿名網上交談,學生就可以自由發言;在哈佛商學院,學生如果擔心風險,可不參加政治敏感話題的討論等。

《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