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o big to fall(大到不能倒)是非常流行的財經術語,就是一間企業達到一個規模,國家不能承受其結業的後果。若這家超級巨企倒下,將會牽連甚廣。試試想像,如果現在告訴你facebook結業,其所牽連的災難將會是全球性。
中港財經最近令人矚目的話題莫過於恒大地產(3333),這間公司的負債已經用千億來做基本單位。之前網上流傳一份未經證實有關恒大要求政府幫忙重組的文件,加上網上看到非常多的廣告,譬如甚麼恒大七折賣樓之類,令這個謠言甚囂塵上。
公司的公關當然矢口否認,說經營穩定健康,並說正在進行融資和減債的計劃,信不信由你。
太過仔細的股票技術內容,這裏就不多講了,《蘋果》財經有極詳細的報道;我反而想講一講借錢的倫理。
大劉全家重貨支持恒大債券,每一個投資者都有自己的看法。但當一家公司借錢借到一個極致,借到「大到不能倒」的時候,就可能會發生連債主都唔敢搞你的情況,更可能會再借多啲,主動賒數,還款期一拖再拖。
恒大在樓市政策上其實面對非常大的障礙,畢竟中國嚴打炒樓風,限購令減慢了內地樓市銷售。如果恒大無法出售極巨量的貨尾單位,而同時被債主排隊上門追數,就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引發金融危機。
明明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但是當一間企業借錢借得太勁,情況就好似身上綁住個炸彈,如果你逼我還錢,我就只可自行引爆。恒大就像一隻被一眾債主餵養的獅子一樣,要不斷讓他飽肚,否則就把主人吃掉。所有利益綑綁在一間公司的時候,這間公司便大到不能倒下。
其實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單關於恒大的新聞,是在今年三月底的時候,許家印在網上業績會對傳媒抱怨,認為傳媒報道恒大的新聞不公平,搞到公司股價大跌。當人們針對他說恒大資金鏈斷裂的新聞時,許衝口而出說:「你說資金鏈斷了是吧,我立即打20億美金到證券公司買債!」
大到不能倒,不是公司很大,而是麻煩很大。林鄭同恒大一樣,即使全城覺得佢好快玩完,佢就越玩越耐,隨時連任。
恒大債券價格同香港政府支持度一樣,不停瘋狂下跌,當大家覺得佢就快要爆煲時,佢就同你頂住個雞頭,呢幾日仲更反彈,繼續喺市場玩。但中國資本市場就是如此奇怪,你覺得佢爆煲但偏偏玩得越耐。
藍友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