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十二少(卅一)- 李碧華

尋找十二少(卅一)- 李碧華

如花生前,為自身、為姻緣,在上環文武廟求過不少上簽呢,夜來讀給自己聽,是憧憬或安慰?不如任由在鴉片煙燈化為灰燼。

今日求簽測字占卜,不用入廟上香拜神祈願,馬上在手機上出現簽文了:

「玉出崑岡石 舟離古渡灘 行藏終有望 用捨不為難」

「如花,縱有變遷、離別、遠行,將面臨新的局面,他平安,你也放心了。」

永定笑:「阿楚快變成神婆了。」

「對呀,既然一切都是天意,日後經一事,求一簽,長一智。」

尋人故事不是結局,而是開篇。十二少已是另外一個人了,當如花也是另外一個人時,他日重遇不知道在世上哪個角落?

——如花沒有說出來:當她在最危急的一刻,奮力把他推走逃生時,珍藏了八十多年的胭脂盒,他倆的訂情信物,塞進他的口袋中……他今生也逃不了,一定來找她。在不在香港又如何?

淪亡之城,如花,和所有香港人都認不出香港來了。自由、民主、文明、法治、公義、廉潔……不見了,明明是個避秦桃源,卻成逃亡歹鎮。政棍放言:建制派要提高戰鬥力,鬥垮司法、教育、社福界三座大山。新聞自由遭打壓,淪為官方篩選,且大肆抓捕、搜查,以言入罪的文字獄殺到……

「唸新聞跑新聞的人都有理念,憑良知守護真相,就像你這單,也踏實追查,不能指鹿為馬。」阿楚愈說愈激動:「現在,傳媒是撐一日得一日!」

如花安慰她:「善惡到頭終有報——」

「你們不要再說這種虛無縹渺的話了,為什麼報應還未見到?而年輕人付出的代價愈來愈大?雷射筆、六角匙、士巴拿、噴霧罐、索帶……會重判入獄?開車撞人、斬人、尖鑿刺人的,卻是『情操高尚』、『熱愛社會』?香港以前不是這樣的!」

讓她發洩,讓她哭。

「我哋真係好撚鍾意香港!」阿楚淚流披面。

「楚姑娘,你又試講粗口!上次係咁家陣仲露骨,要跪祠堂㗎!」如花又羞又急:「女仔人家點可咁淫賤?唔講得!」(明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