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西歐的古建築不同,中國古建築除了墳墓之外,都是以木為主要材料,好處是結構堅硬,重量比磚石輕,方便運輸。相比西方的磚石建築,今日你們看到的宏偉教堂及古羅馬建築有不少是用戰奴,花了幾百年、幾代人才建成的。
但是木建築也有缺點,第一是容易火燒。第二是在南方潮濕地方容易出現白蟻等蟲蛀,所以古人會選擇一些帶有香油,可以防蟲的木料及對木料作各種防潮保護。第三問題是那些最好的硬木生長不及人類砍伐的速度,結果造成木材短缺,所以秦始皇建阿房宮,便出現「蜀山兀,阿房出」的現象。到了清代,康熙要重建被燒的太和殿,也沒有所需的金絲楠木,要改用杉木代替。
從堪輿的角度,木是五行之中唯一可以由小長大的物質,所以有利生長、發展,居住之人較容易有發展、創意及發達,是有利人居住。今日美國人為了方便運輸及減省建築成本,也主要是住在木屋中,所以美國人的創意也是全世界第一。但時運有高低,今天美國加州是美國創意的首府,年年遇上乾旱及大火,美國高科技創意雖好,但不少技術反而被中國抄襲而賺大錢,這就是一個應兆。在香港,李澤楷在石澳之大宅是一間紅木屋,他的發展如何,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蔣匡文
著名建築師及術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