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顧問:美制裁未去盡 保留權力抗共 港困境料持續

政治顧問:美制裁未去盡 
保留權力抗共 港困境料持續

【本報訊】美國財政部早前公佈針對11名中港官員制裁執行細節。本身是美國律師的政治風險管理顧問方恩格(Ross Feingold)接受本報訪問時形容,總統特朗普在大選前出招是明智政治決定,又解釋《香港自治法》非要封殺港府,只要交易對手不是受制裁官員個人,相信不會有問題,根據過去經驗,美政府對制裁會謹慎行事,不會立即動用法律給予的全部權力,建議港人做好期望管理,港府或北京對港政策難即時有改變。

根據美國財政部最新發出文件公佈的制裁令執行細節,美國人不可跟受制裁人士所掌管的部門交易、不可買賣被制裁中港官員的財產,惟文件同時指出,只要受制裁對象沒有直接或間接參與,美國人可繼續與香港特區政府往來,可與不受制裁影響的官員代表簽約,但要注意當中是否涉及受制裁人士,在未獲授權或豁免下應謹慎行事。

曾任美國共和黨海外部亞太區主席的方恩格律師,曾在香港、美國及台灣生活廿多年,對美國政策十分熟悉,現居台灣任政治風險管理顧問。他回覆本報書面提問時,分析財政部公佈制裁執行細節的時機,指特朗普政府在美國大選前最後數星期出招,明顯是一項政治決定,因《香港自治法》在國會獲民主、共和兩黨支持,對手拜登及其外交顧問難以批評,而特朗普下一波決定仍有待觀察。

美國總統特朗普

下屆政府勢續關注港問題

方恩格指,根據經驗,美國政府相關部門對制裁行動會謹慎行事,提出較大自由度處理實施制裁的具體情況,而非立即動用法律給予的全部效力。他提醒港人,去年香港出現大規模示威,到今年8月份美國公佈制裁名單及其他措施,均未能阻止特區政府或中央政府改變落實國安法,港人應作期望管理,不應寄望美國制裁能立即改變中港政府對港政策。惟方恩格指出,美國總統大選無論誰勝出,明年新一屆美國國會開始時,香港問題仍很可能繼續受美國政府關注。

除了政治考量,方恩格認為有關公佈也有實際需要,美國政府希望釋除在港從事業務的美國企業與美國國民的擔憂,因根據《香港自治法》,特朗普政府向國會提交報告期限即將來到,中港金融機構可能因與受制裁中港官員有交易而被施加制裁,特首林鄭月娥也在被制裁名單內,令相關公司及人士擔心跟港府交易構成風險。

《香港自治法》非要封殺港府

方恩格認為,《香港自治法》並非要封殺港府,亦不是要阻止美國公司或個人與港府有業務往來,因此把被制裁人士跟他們在政府內的職能分開。特首作為港府最高官員,理論上特區政府任何交易都需得到其批准,惟現實是《香港自治法》並未試圖禁止美國企業或個人與港府交易。財政部亦澄清,與其他特區政府官員簽訂合約,只要交易並非官員個人投資是可以接受,故美方人士與港府交易時,將要求簽署官員不在制裁名單上,與港府有業務往來不會構成規避制裁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