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控彈9% 11年最勁 專家續看淡 籲逢高減磅

滙控彈9% 11年最勁 
專家續看淡 籲逢高減磅

【本報訊】滙控(005)上周獲平保(2318)斥資逾3億元增持兼成為最大股東,隨即為市場帶來不少想像空間。該股昨日發威,曾急彈逾一成,盤中最高見31.3元,創2009年4月2日以來最大即市升幅;收報30.8元,升9.2%,為表現最佳藍籌,並貢獻恒指148點升幅。

■在重磅股滙控撐市下,恒指昨收報23476點,升240點。

分析指,平保一次增持或屬公司投資部署,未必代表中國會放生滙控,投資者切忌因此憧憬而撈底。平保增持後,交易數據亦顯示中資密密掃入滙控,其中中國創盈市場服務淨買入1.17億元;極訊亞太亦淨買入5,639.5萬元。

彭博引述平保發言人回應指,公司相信滙控暫停派息只是一個短期問題,並一直在未來恢復派息的可能性進行積極磋商。該發言人又指,對滙控的長期前景仍充滿信心,股價及估值下跌只增加滙控作為長期投資的吸引力。

平保增持或僅「溝貨」

滙控上周被指遭內地納入「不可靠實體清單」,令市場信心盡失、沽壓不斷,曾跌穿28元「世紀供股價」;一周更累跌8.9%。中薇證券研究部董事黃偉豪表示,昨日滙控股價是「借勢平保增持而挾上去」;而平保增持或是因為要「溝貨」,背後動機未必如市場所想有國家隊入市、滙控獲中國放生等,「除非平保持續增持,至持有一個相當大的股權、對滙控有非常大影響力」,否則單憑一次增持,難以判斷中國對滙控的取態出現改變。

事實上,平保在2017年至2018年間三度增持滙控,平均每股作價分別為77元、79元及65元水平;是次平保在28元水平再增持,「溝貨」意味濃厚。

黃偉豪續看淡滙控前景,皆因其陷入政治漩渦及息差收窄兩大困局,盈利前景充滿暗湧,料即使港股並非大跌,滙控走勢仍反覆向下,「無得估底,28元供股價都不是支持位」;建議數個月前入市的投資者逢高減磅,無貨就切忌撈底。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副主席郭思治就指,雖然早前歐央行傳允許銀行明年初恢復派息,但不要憧憬滙控能在短期恢復以前的派息水平;沒有資金壓力下可買入一、兩手小注長揸,但不建議短線投機炒作。

北水長假期前續掃貨

重磅滙控撐市下,恒指昨收23476點,升240點;國指收報9383點,升80點。大市成交縮減至933億元,為8月19日颱風天半日市後新低。ATMX造好,小米(1810)、美團(3690)及阿里(9988)均升逾2%;騰訊(700)則升0.5%。中芯(981)或被美國制裁,並遭瑞信及麥格理削目標價,收報17.86元,跌3.9%。

受10.1假期影響,北水周二起休市,但昨日淨流入仍加快,較上日大增七成至36.5億元。滙控全日錄得14.6億元北水淨買,為吸資最多個股;平保亦有8,920萬元淨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