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指控性暴力的「#MeToo」浪潮席捲政商界、演藝界、體育界甚至學術界,時裝界性侵問題嚴重程度比這些界別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受關注程度較低,有指是由於時裝界不時把極端的性意象和行為正常化,以及受害者通常較不知名。
因情色風格作品而聞名於時尚界的著名攝影師理查森,一直被認為是勇於挑戰尺度的先驅,他的性醜聞也是多年後才被正視。他早於2001年起已被不同女性指控,但至三年前他才身敗名裂,被不同出版社拒絕再合作。
此後有多名模特兒挺身指證時裝界的性暴力事件,多名著名攝影師的惡行相繼曝光。不過他們未有如荷李活知名人物般被公審和被公開割席。不少出版社只低調地停止與有關人士合作,而非公開發聲明。
部份被控者仍可繼續工作和施暴。有業界人士指,部份聘請施暴者的品牌一般是較小型的新公司,「未有聽聞過」施暴者的往績,亦有指是模特兒公司、品版和造型師之間互相推卸責任所致。
亦有指時裝界的性暴力受害人無力發聲的原因是,業界充斥階級主義,受害人一般是較不知名的模特兒或低薪的幕後助理,提出指控時被質疑沒有說服力,比知名者更擔心失去工作,而且模特兒被刻板印象污名化,檢討受害人的問題比其他行業更嚴重。
Victoria’s Secret逾百名模特兒今年4月發公開信,要求公司採取進一步行動保護模特兒,稱是時候終結性暴力。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英國《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