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情講趣●井蓋杯墊真貼地「想成為香港紀念品」

港情講趣●井蓋杯墊真貼地「想成為香港紀念品」

「關於香港的紀念品很多,大部份都是從遊客、外國人的角度出發,但在香港人的眼中,完全是另一個世界,你平時不會看到大紅燈籠高高掛,不會看見帆船,你看着維港,會先想起天星小輪……我是否可以生產一些紀念品,服務本地人同時又服務到外國人呢?」日紙Concretology創辦人錢子略(Jarvis)2018年開始全職做香港文化有關的創作,從物料、設計、畫圖、生產、測試、包裝,一腳踢。

Jarvis修讀產品設計,一直想擁有自己的產品,曾到大公司工作,卻發覺是另一回事,覺得打工永遠事與願違,無法呈現心中所想,於是他決心自行創作,嘗試製造自己想做的產品。

他的作品,都是跟身邊文化有關而實用的產品。把香港的小故事融入產品並不容易,特別是坊間已有很多本地創作,「設計前需要做大量資料搜集,發現很多有心人整合了很多香港文化的資訊,自己從中也獲益良多,有些事物雖然平凡,但也有其代表性。」每天踩踏的渠蓋,每天乘車看到的山岳,都成了Jarvis的創作靈感,「我的作品題材傾向不顯眼,是一些貼地、生活化的東西,日常會不停出現在生活裏,但是你未必會想起。例如渠蓋,很多款式也正在式微,現時會以鋪石屎或鋪磚的方式,直接遮蓋了井蓋,少了鑄鐵的款式,這跟城市規劃有關,我想讓大家想起它。」最暢銷的作品包括渠蓋杯墊及山岳多用途飾物盒,低調地把香港融入日常用品中。

摸索一年多,Jarvis挑選了可塑性較高的水泥作媒介,為確保產品質素穩定,從製模到生產都一手包辦,「水泥是一個很好的材料,邊嘗試邊學習,做到成功為止,發現做到的變化比想像中多,例如珪藻水泥中有珪藻土,做起上來會快點乾,相對表面也會細緻一點。」

香港井蓋杯墊參考渠蓋造型設計,以珪藻水泥製成,具吸水功能。

Jarvis現時全職創作香港文化產品,由設計、生產到營銷一手包辦。

設計產品時,需要不斷做測試,以調整成品尺寸和細節,再製作矽膠模具作倒模用。

疫下寄賣網購 「運費比貨價高也買」

去年,Jarvis租用工作室開班教學,希望靠收入支持理想,不過年初卻因疫症而停擺,只能靠出售產品過活,「1月後已經沒開過班,初初幾個月的確艱難,四位數字、近乎三位數字收入也試過,只能靠積蓄生活。壓力一定有,家人雖然十分支持我,但也會擔心,偶爾也會問我幾時搵工。」這段時間,Jarvis索性埋首工作室,重新設計包裝,又跟不同網上平台和實體店合作做寄賣,6月生意漸漸好轉,甚至穩定下來,三個月間賣出逾2,000件產品,更不時有海外定單,「即使運費比貨品售價高,顧客也願意購買,或做紀念、或作送禮用,這令我相當驚訝。」

Jarvis期望能繼續設計更多本土印象作品,「香港的印象可以很多元,設計主軸一直是圍繞香港的事物,將一些香港的東西,像藏品一樣收起。」他認為,最重要是產品為人喚起回憶,帶來共鳴,「最想大家多留意身邊的事物,因為它們消失得比想像中快,往往當我們開始留意時,它就正在消失,建議大家走慢兩步,多看看周遭的景物。」

日紙 Concretology 共推出四款杯墊,最暢銷為井蓋杯墊。各 $128 (左起)觸覺引路磚杯墊-方向,香港井蓋杯墊-圓清,觸覺引路磚杯墊-警示,香港井蓋杯墊-方濁

「岳」系列飾物盒共有三款,希望重現在山上觀月的景色。各$488 左起:岳-大帽山,岳-鳳凰山,岳-富士山

珪藻水泥作品每件也是人手製作,經過多重工序後,才推出市面。

作品需要經過不斷改良,Jarvis儲下一大箱瑕疵品,不捨得丟掉。

facebook : Concretology

採訪:黃曉婷

攝影:林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