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連續五日沒有錄得源頭不明個案,過去一周確診個案持續下跌,昨只錄得一宗輸入個案。特首林鄭月娥於facebook表示,會爭取與廣東省及澳門重啟討論健康碼,令市民早日成行,並會與其他國家商討旅遊氣泡,將來一紙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是出行必不可少。不過有專家表示,若本港未能做到連續最少14日沒有源頭不明個案,難以說服粵澳與香港建立健康碼。
衞生防護中心昨公佈,本周五僅錄得一宗武漢肺炎確診個案,患者為48歲男子,上周一(21日)發病。他確診前入住赤鱲角香港天際萬豪酒店,潛伏期間由巴林乘航機來港。本港累積個案至今增至5,060宗。
林鄭月娥於facebook表示,港版健康碼的技術開發基本完成,隨着疫情漸趨穩定,會爭取與有關當局重啟討論,早日讓市民成行。政府已與其他國家探討建立旅遊氣泡,短期內一紙或電子版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是出行必不可少。
不過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系主任許樹昌表示,粵澳恢復通關前經過很長時間沒有本地源頭不明個案,本港要連續最少14日沒有源頭不明個案,才能說服周邊地方與港建立健康碼,「通唔通關要雙方同意,一個潛伏期冇源頭不明個案,先畀到人信心」。香港在通關上屬被動,要本地疫情完全受控,周邊地方才會接受。若以9月22日開始無源頭不明個案計算,直至10月5日才夠14日。
本港社交距離措施周四(10月1日)中秋節午夜屆滿,許樹昌指本港連續五日沒有源頭不明個案是好現象,食肆由兩人放寬至四人一枱已兩周,沒有食肆爆發個案,認為周五有條件放寬至六人一枱。「最好係連續14日冇源頭不明個案就最穩陣,但如果繼續冇源頭不明個案,又冇食肆爆發,都有條件放寬」。但他強調政府希望維持到長時間無本地及源頭不明個案,以便可商談通關,所以今次考慮放寬措施時特別小心。
醫管局早前表示,近期普通科門診每日只派發數百個樣本瓶作檢測,遠低於每日最多可派發約2,000個。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稱,疫情放緩後普通科門診檢測人數大減,影響監察社區效果,擔心社區可能仍有傳播鏈及源頭不明個案而未被發現。若受感染者於病情嚴重時才到急症室,病毒已在社區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