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湯漢樞機道歉 - 馮睎乾

向湯漢樞機道歉 - 馮睎乾

九月廿一日,可敬的湯漢樞機發表一封牧函,題目是溫柔敦厚的〈與教會保持共融〉,但內文卻毫不客氣,爆seed直斥某些「黃絲」教友,不,細心一想,被罵的也包括我這類口不擇言的「中立深深藍」,真是罪過罪過。

湯樞機這封牧函有一大亮點,就是刻意擺出「政治中立」的姿態,彷彿自己完全沒有政治取態,也不是針對持有某種政見的人,例如他批評教友前,就戴了厚厚的頭盔,說這些教友的心態「與部分於去年支持或反對抗爭活動的人士是一致的」,既模糊了批評對象的政見,也製造了「各打五十大板」的表象。

然而仔細一看,湯樞機打「黃絲」的五十板,顯然重手得多。例如湯樞機指去年抗爭運動有兩個嚴重後果:「其一是社會上某些群體,對那些在社會政治改革上與他們意見不合,或不贊同他們行為表現的人所產生的『仇恨』。此外,愈來愈多市民認定,香港社會的未來是沒有希望和任何前景的。令人遺憾的是,這些負面的態度亦進入了教會圈子。」看懂嗎?

如果湯樞機有心針對愛國的暴力藍絲,他一定不會寫「在社會政治改革上與他們意見不合」,而該寫「在愛國議題上與他們意見不合」。如果湯樞機是真心「政治中立」不偏不倚,寫「在社會議題上與他們意見不合」就是了,沒必要強調「政治改革」。同理,支持「國安法」和警察的教友,也不可能覺得香港前景黯淡,反而會因為政府成功「止暴制亂」而亢奮,日日感謝天主才對。由此可見,湯漢真正要訓斥的教友類別,不是昭然若揭嗎?

天主叫教友愛國,我當然愛國了,而我國聖賢孟子曾提及「知言」:「詖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我即使做不到十足,也至少做到「詖辭知其所蔽」,偏頗的語言偽術是騙不到我的。現在我謙卑地懇求湯樞機:下次訓斥教友的時候,能爽快清楚一點,不要含糊其辭好不好?正如那位蒙主召叫而愛國愛黨的偉大歌手楊千嬅所唱:「如果可磊落做人你會更吸引。」

搞清楚湯樞機指桑罵誰後,就是時候深切反省罪狀了。湯樞機列出觸目驚心的三大罪名:一是為求目的不擇手段,把暴力合理化;二是認為一個行為只有完全對或完全錯,不存在中間路線;三是公開譴責、抹黑及排斥跟他們政治立場不同的人,尤其是「傲慢地挑戰或批評教會,甚至誹謗教會領袖的教友」,引致「教會分裂」。

第一條罪名和第二條罪名並列,對於撐警愛國教友來說,將造成莫大困惑。如果他為了避免第二條罪,嘗試走「中間路線」,主張警察「止暴制亂」時濫用暴力,既不全對也不全錯,得出「不完美但可接受」的結論,那就是合理化暴力。相反,如果他不想砌詞洗白警察,儘管能避免第一條罪,但卻無可挽回地觸犯了第二條的「拒絕中間路線」,媽我好亂!唯一的出路,就是湯漢從根本上否定有「警暴」,那麼以上兩條罪就沒有矛盾了。我再次謙卑地懇求湯樞機講清楚:警察究竟有沒有濫暴呢?

第三條罪「挑戰教會領袖」,涉及七宗罪之首的「傲慢」,是非常嚴重的罪。本人近日曾三度撰文質疑湯樞機,鐵證如山不容抵賴。被樞機這樣定性,真係天堂留咗位都要取消,幸好我不渴望死後在天堂見到林鄭,這個懲罰我倒是樂意承擔的。謹向湯樞機致歉,但請您不要原諒。坦白說,我之前批評的焦點不是湯樞機本人,只是他的言論。湯樞機不回應具體問題,反而含糊其辭,羅織一堆似是而非、自相矛盾的「罪」,實在令人遺憾。

牧函最可怕的一句話,是把教友的批評聲音,霸氣地定性為「分裂教會」。這樣的一封「戰狼牧函」,果然是「時代的徵兆」,湯樞機究竟跟隨哪個「主」,相信已不言而喻。順帶一提,耶穌在〈路加福音〉第12章51節說:「你們以為我來是給地上送和平嗎?不,我告訴你們:而是來送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