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波重災區 坪石多店落閘 爆疫彬記重開 食客跌七成

第三波重災區 坪石多店落閘 
爆疫彬記重開 食客跌七成

【本報訊】本港武漢肺炎疫潮持續大半年,逾五千人感染,其中7月初爆發的第三波疫情最嚴重,患者有近3,800人,佔整體75%。重災區之一的慈雲山至今累計超過150人受感染,涉及多個大型感染群組。疫情近日回穩,區內人流回升,多間曾爆疫的食肆亦相繼重開。

坪石邨「彬記粥麵」自6月底首名59歲男師傅確診後,13名先後到訪該餐廳的人士同告確診,其中三人為員工,及後再造成三、四代傳播,被視為第三波疫情爆發源頭之一。餐廳上月23日重開,翻新後的彬記門面較停業前整潔,惟中午時間只有約10人光顧,各人大多可獨佔一張四人卡位或圓枱,大部份為長者,亦有身穿制服的巴士車長和郵差獨自用餐。

所有樓面或廚房員工均有戴口罩和手套,餐廳入口放置了一部體溫探測機,每當有客人進入,店員都會提醒先量體溫,座位之間亦有1.5米距離。圓枱設隔板可作分隔,惟未有提供酒精搓手液、紙巾或即棄餐具,不少長者用餐時僅把口罩拉至下巴,亦有中年男子拉下口罩咳嗽。

■第三波疫情爆發源頭之一的坪石邨彬記粥麵,關店多時後上月重新營業。

街坊:染疫男師傅已離職

居住坪石邨數十年、任職司機的熟客李先生指,自從餐廳上月底重開,每日都最少光顧一次,他認為現時店內防疫措施比以往好,枱與枱之間較鬆動。據他了解,被指不戴口罩煮粥的男師傅已離職,不擔心該店再爆疫。他稱彬記食物種類較多元化,「粥粉麵飯乜都有」,加上鄰近巴士總站和的士站,吸引屋邨老人家和司機幫襯,惟重開後生意明顯已不復舊時,「以前食飯時間通常坐滿晒,要等一陣先入到,𠵱家少咗好多」。

年幼時住坪石邨的曾先生則稱,每次回邨探望母親大多會光顧彬記,自餐廳上月重開後已來過數次,認為店員比以往謹慎,會經常提醒客人量體溫,惟人流確實明顯減少,「(以前)三分一都唔知有冇」。他指坪石邨很多店舖都沒有營業,較以往冷清,自疫症爆發後,他與母親有九成時間都留在家,避免染病惹到家人。

住在坪石邨附近的中六學生Melody從沒光顧彬記,她稱以往經過餐廳時都看到很多客人,但爆疫後邨內人流和生意都明顯減少。她短時間內都不會光顧彬記,對上一次外出食飯已是數星期前,「可能要隔一年後再睇吓安唔安全,𠵱家出街食嘢都唔安全,多數叫媽媽買外賣畀我食」。她認為要避免第四波疫情,市民只能靠自己,「靠政府都唔知講乜好」。

彬記爆發疫症後,病毒瞬即蔓延至慈雲山。慈雲山中心內多間食肆曾出現大型感染群組,多名食客及員工先後確診,包括翠河餐廳、百匯軒及溫莎餐廳,分別涉及38人、32人及26人。三間餐廳均已恢復營業,按照政府對食肆營業規定實行防疫措施,包括進入前需量體溫等。

其中百匯軒重開後只開放一半範圍,其餘舖面以圍板隔開。職員胡先生表示,酒樓重開一個多月,生意明顯受影響,跌至停業前的不足五成。他指酒樓做足衞生措施,包括每個月一次由專業清潔公司進行深度消毒,員工亦有接受檢測,全部呈陰性。

翠河餐廳則推出「抗疫外賣套餐」等優惠,但下午茶時段顧客人數不多。職員余女士指餐廳本月7日重開,平均生意額比停業前少一半,認為客人仍然「驚驚哋」。她指早前確診的同事已康復,但自願留家休息,暫未復工。

■彬記重開後生意大減,中午時段仍有多張空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