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研究】
【本報訊】香港大學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參與研究的大型國際研究,發現大部份病情嚴重病人,均帶有與一型干擾素相關的13個基因罕見異變;當中更有約3.5%病人患有先天性免疫病,首次解釋到個別患者較同齡患者病情更嚴重的原因。而不少男患者感染時,自身抗體會攻擊體內干擾素,導致免疫病,亦解釋了為何男性死亡率較女性高。
港大兒科學系今年2月起參與的大型國際研究「武漢肺炎病毒病人類基因計劃」,在世界招募數千武肺患者,找出導致嚴重或罕見臨床症狀的重點基因。最初研究人員推斷嚴重患者可能因不同原因,缺乏對抵抗病毒尤其重要的「一型干擾素」(IFN-I)。一型干擾素包括17種蛋白,在保護細胞和身體免受病毒感染方面非常重要。
研究對超過650名患者的血液樣本進行基因分析,發現大部份病情嚴重病人,身體均帶有與一型干擾素相關的13個基因罕見異變;當中更有約3.5%病人完全缺乏單個免疫重點基因,即患有先天性免疫病。
另外,研究透過檢查987名嚴重患者,發現有超過10% 病人感染開始時,自身抗體會攻擊身體裏的干擾素,導致免疫病;而其中95%是男性,是首次解釋為何男性患者的死亡率較女性高。
研究人員認為可為該兩類病人研發個人化治療方案,如提供一型干擾素,或以血漿分離術改善病情。有關研究刊登在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