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內循環 內地狂谷「消費月」

配合內循環 內地狂谷「消費月」

為配合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提出的「國內大循環」經濟發展理念,內地啟動宣傳機器催谷已啟動兩周的「2020年全國消費促進月活動」,又強調要加快發展以線上消費為代表的新型消費,加速「報復性消費」來臨。不過,有分析師指單靠國家「出大招」難以催谷消費。

■內地針對網絡平台主播的限令越來越多。

電商直播增網購

由商務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舉辦的全國消費促進月活動,9月9日至10月8日於全國各地舉辦,號稱共有179個重點城市、十萬餘家企業參與,包括實體店和線上商戶逾200萬家。中新網昨發文稱,上述促銷活動首周全國商品消費和服務消費總額9,800多億元人民幣(逾1.1萬億港元),較前一個星期環比增長8.1%。活動首周全國乘用車零售量為29.8萬輛,較去年同期大增38.6%。

報道又引述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研究會副主任徐洪才稱,要大力培育線上消費為代表的新型消費,創造有利於促進消費的市場環境,促進公平競爭、打擊假冒偽劣,提高產品質量。據商務部監測,上半年全國電商直播超過1,000萬場,活躍主播人數超過40萬,觀看人次超過500億,上架商品數超過2,000萬。

經濟分析師羅家聰對本報表示,內地搞促銷活動擴大內需的成效有限,因為主要影響消費意欲的始終是經濟大環境而非商家打折,而且「黃金周」長假對內地消費市道的拉抬效應近年已經遞減。「在每一個經濟循環,消費一般都相對穩定,其次是居民收入和國民生產總值(GDP),波幅最大則是投資。」雖然早前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金銀珠寶類的8月份零售額按年升幅達15.3%,但他認為這當中涉及金價波動的投資性因素,「始終貴價商品不會經常都買。」至於官方明言要擴大新型消費,他指目前中國的網上零售仍有再成長的空間,但當中所佔比例卻難以真正估算。

中新網/《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