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年中資發展商大舉進攻香港,當中恒大(3333)動作多多,亦以出手豪氣見稱;四宗在港涉及的物業買賣,五年間已投入約300億元,當中尚未計算每個發展項目的建築成本等投資。
早於2015年,恒大以天價125億元向華置(127)收購灣仔美國萬通大廈,並易名為中國恒大中心。2018年續豪擲65億元透過向恒地(012)「買殼」,購入屯門管翠路8號官地,發展首個獨資住宅項目「恒大.珺瓏灣」;同年再以買殼方式,接手新世界(017)長沙灣東京街改劃完成的住宅地。惟兩個住宅項目銷情未如理想,以今年3月開售的「恒大.珺瓏灣」二期為例,開售半年僅售出520伙,佔推售量42%。
恒大最新的大筆投資為以47.05億元向恒地買入元朗和生圍地皮,總樓面面積約89.3萬方呎。據恒地代新買家向城規會提交的修改方案,項目包括一座近20萬平方呎、提供八間房間的超巨型洋房,預料將成史上最大洋房。
該份恒大聲稱是揑造的報告流出後,引起市場對恒大在港樓盤的憂慮。有市場按揭中介公司表示,收到六間銀行的最新回覆,稱暫時仍會替恒大樓盤買家提供按揭,但個別中小行或考慮到恒大不是主要發展商,可能在按揭設配額制,惟此屬慣常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