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地方政府自身難保

學者:地方政府自身難保

【本報訊】經濟學家羅家聰分析指,如果今次恒大事件屬實,他認為地方政府亦可能面對資金流問題,未必能拯救,但恒大一旦爆煲將形成極大社會經濟問題,中央政府或許會要求債權人不追債,又或要求他人購入等長官吩咐的方式解決問題。

■王岐山(右)1998年委任高盛主席鮑爾森負責粵海企業重組。

或要求債權人不追債

羅家聰認為內地房地產企業很可能要靠樓市不斷攀升,才能撐住負債問題,地產要完成興建才能賣樓,即是先付錢後才收回資金,形成利潤,「由佢起樓去到賣,中間可能有三、四年,市場變化及政策變化都係風險,一逆轉就會死火」。他指出,現時疫情賣樓減少,近月七折賣樓證明市場萎縮,收益最少減了三成,又指恒大過去開出高息債,反映公司可能欠缺金錢。

上一次內地出現重大的資產重組,已經要數回亞洲金融風暴時,廣東省窗口公司粵海企業債務違約風險,揭發資不抵債91億港元。由現任國家副主席、時任廣東省常務副省長王岐山出面,一方面政府注資,一方面要求債權人削債及同意重組,最終粵海渡過難關。

今次恒大流傳欠債8,355億人民幣,羅家聰認為地方政府未必能注資:「地方政府現時未必好有錢,地方政府同地產商關係可能千絲萬縷,政府出地,地產商起樓,賣咗之後大家一齊肥(賺錢)。喺過程中政府可能都與地產商關係密切,同樣係利益集團,甚至有份炒埋一份,佢哋面對嘅問題可能同地產商冇分別,如果地產商現金流有困難,我相信政府一樣有。」加上省政府無空間印銀紙,他相信注資的空間有限。

不過,恒大是中國頂級的集團,一旦爆煲將會造成嚴重社會及經濟問題。羅家聰說,注資是非常美式的方法,相信中國可能會用長官意志、吩咐的方式處理問題,如要求債權人不追債,又或要求買家繼續購入恒大等方式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