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控股(005)跌穿世紀供股價28元,除了傷透小股東的心外,亦令無數香港人十分唏噓,畢竟滙控自1865年創業以來就是香港標誌性的銀行,與香港可說是共過富貴患難。大貓銀行淪落至此,主因自然是「食兩家茶禮」,以往香港是中國資金進出口,滙控成為「超級中介人」的其中一員,可謂左右逢源;但近年國際形勢劇變,這種身份反成負累:配合歐美拘捕孟晚舟,得罪中國;配合中國國安法,得罪歐美。結果左右逢源變成左右為難,舉步維艱。
不過,我相信除此之外,大貓的終極死因還是「用完即棄」,這亦是中國歷史的傳統:過橋抽板、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看李嘉誠就知這種傳統做法從沒有消失。超人多年來不知捐了多少錢、投資了多少資金返大陸,對大陸經濟發展貢獻巨大,現在又不是被批鬥成賣國商人?如果超人不是一早睇穿其本質、及早撤資,現在只會是另一間滙控。
以故知今,就算滙控一開始就向中國靠攏,我相信到最後亦是同一個結局。始終滙控不是根正苗紅,再親都親不過中國四大行,而且四大銀行已養到牛高馬大,滙控的利用價值就更見低落,那為何還要保留?滙控的命運早已寫好,大貓注定被中資打擊,被人收購相信已是最好下場,而企錯邊只是令其早死一點罷了。
神仙丁
《審計搵丁》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