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曾發起反送中罷工的社福界被秋後算賬,中聯辦及建制派更首次將社福界當成重點鬥爭的三座大山之一,社福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臻指出,社福界首次被點名,代表刀尖已對準社福界,估計反送中運動中被捕的多名社工會是首批開刀對象。本港各社福機構都可能被捲入政治風暴中,需要積極表忠才能自保。
社福界在去年反送中運動中,一直被左派及左報攻擊為包庇、甚至支持示威年輕人,外洩的何君堯的短訊提及,要向社福界在內的三座大山之一發動鬥爭,要將非政府組織(NGO)和社工糾正,「把他們變成支持政府依法施政」。
社福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臻指出,在過去一年的反送中運動中,已經有內地傳媒指摘香港社福界包庇及縱容暴徒,現在經何點名,只不過更清楚顯示刀尖已對準社福界,本港各社福機構領導人不應再抱僥倖心態,以為「扮鴕鳥」對中共啞忍便可獨善其身,應立即做好戒備,尤其是一些與外國及內地社福機構有聯繫及交流的非政府組織,不應再以為港區國安法只針對少數人,要慎重檢視有否誤觸紅線。
他指出,至今有至少六名前線社工在反送中運動中被警方拘控,相信政權會先針對這批社工下手,檢控一定窮追猛打,例如被判刑後會上訴要求加刑,「就算告唔入,都會千方百計將佢哋除牌,打爛佢哋嘅飯碗」。對於曾在反送中運動中較活躍的非政府組織(NGO),估計亦會成為報復對象,包括各類抹黑及投訴,動員建制勢力切斷捐款及撥款等。
邵家臻相信,部份較保守的社福機構為求自保會更保守,禁止屬下社工政治表態,「甚至衣着或者裝飾物有政治暗示都唔可以」,另一方面則會更積極表忠,例如強制員工參與國慶活動等。他認為社工界必須團結,才有力量對抗政治清算。
其中一名被拘控的社工許麗明認為,受撥款機制影響,本港大部份NGO其實都親政府。但據她所知,內地的NGO歸公安部管轄,資金來源不能涉及「外國勢力」,中央是否要進一步加強管制,令香港NGO變成內地一樣,還需時間了解。至於前線社工層面,打壓一直都有。
不過許指,社工有一套法定的專業註冊制度,由獨立的社工註冊局監管,註冊局有一半委員屬民選,只要社工界大部份人能堅守信念,「守住」社工註冊局,社工本身應有一定保障。
社會工作者總工會去年曾發起反送中罷工,社總副主席張志偉指出,暫時不清楚何君堯的言論是否代中央,他在2015年亦曾自稱是社工,社總都有提出質疑。
張指捍衞人權公義是社工的精神使命,所以社工界一向會就不妥善的政府政策提出異議,反送中運動期間社工亦會到場提供服務,建制派若因此而認為社工界反政府,要對付社工界,是建制派有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