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個子小小,想不到能量非凡。在紅磡體育館後台角落相遇,只點頭打個招呼卻未有機緣交談。只要舉辦活動,館內通道的人像一池鯉魚四散漫游。老實說,這種表演後台最原始的風光,許多都屬「排場系」,就是表演者旁邊那些待命的臣子和侍從。那天,我看到孫燕姿獨自蹲在角落,而且環境雜亂,正常的表演者在登場之前,該要如何清淨思緒,所以我亦不便打擾。
孫燕姿《天黑黑》這首李偲菘的作品,當年是一位台灣電台主持送我,這是我一直在海外的連線,中港台互傳「佳音」,我要為節目增埴便需主動去發掘歌曲,相比今日互聯網勢力,那些年完全是奪寶奇兵的心情,歌曲優秀更要快人一步。例如周杰倫的歌,我在晚間節目狂播的時代,也曾被唱片公司積極勸喻,你可否不要播放,因為台灣公司也不打算力捧,為甚麼呢?因為他長得不帥。這種答案之日常,最後很明顯我未有理會,而他的命數贏了。
正當誰都不知道孫燕姿其實是新加坡人,我落力聯繫了兩家唱片公司查找那張專輯的下落,說不定還有其他寶藏,不過以香港音樂圈「唔做唔錯」的作風,已成失聯的鴿子。孫燕姿的歌在東南亞全面發行已是後來人氣急升的事。我和她的緣份終於到來,兩天到訪香港期間,相約了在飛機離開之前,跟她談了創作和流行樂的事,其中我問到新加坡着實有許多優秀的歌手和音樂人,多年來也未能在本土釀成風潮,甚至錯過建立重要的經濟體,燕姿氣定神閒回答,這個你一定要去問李光耀。毫無意外,跟有知覺的人聊上才有種別樣的喜悅。
釋放思想和靈魂訊號的音樂,擠滿了生意人,有些幾乎不過是攤販,正忙着亮飾一座看似華麗的監獄。香港流行樂世界從傲視群雄的飛鷹,早已變成丟棄田野間那一頭老牛,離不開留不低。
撰文:陳海琪
本欄逢周四刊出
廣播人。寫作人。電視節目主持人。一直相信:只有逆風而行,才知道飛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