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文章討論為何不談投資意見的原因,上次提了五個點子,今篇繼續。
投資不是如此簡單:很多人認為投資不用太複雜,就是向高人/專家取得一個靚冧巴,把錢買進去就是了。小弟於著作《由心入錢》也有提及,投資並非如此簡單,需要配合個人知識背景。
舉例,有感科技是世界未來大趨勢,可惜我本身是科技盲,於我來說,買入納指ETF,如QQQ,相對合理,風險亦算能承受,至今回報已不錯。
與一位於矽谷工作的朋友討論,他懂閱讀最尖端的科技發展,數年前已經看中Nvidia,結果大升數十倍。
對我來說,能安睡的投資是QQQ而不是Nvidia。對他來說,一定是Nvidia而不是QQQ吧。投資因人而異,而不只是一個冧巴。
散戶要了解別人背景:當散戶聽取投資意見時,有否想過分享者的背景?曾與另一位blogger討論為何他只分享買樓心得,原來這不代表他沒有買賣股票,只是因為他本身是持牌的,涉及自己的買賣都不想講,甚至不能講。但很多網友因為常見他在談買樓,就以為他不看好股票,只是一場誤會。
投資不是百分百命中率:即使股神畢菲特,他一生中買過非常多的股票,亦不是每支股票都能賺錢。若連股神都如此,作為散戶,真的有必勝冧巴嗎?
不談投資意見的原因大概討論了,除了原因之外,還有一些對投資的形容,例如投資好比買車,各人有不同需求。投資又好比學打波、踏單車、游水,沒有身體力行很難學懂。投資又好比帶領一隊球隊,不同投資項目各有特性,要把它們安插到適當位置,自然攻守兼備,希望大家對投資有更深入理解。
止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