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里一城】家燕與麥包之共同點 - 小師兄

【信里一城】家燕與麥包之共同點 - 小師兄

劏房冧價,劏廠都冧緊,由劏房到劏廠,我會想到麥長青與薛家燕。2015年麥長青為「劏房之城」紅磡環海.東岸站台,甚至花近430萬元買入一個低層1房單位,呎價約1.39萬元;今日樓盤平均呎價升到2萬元,洗脫明燈之名?樓方面啫,其他方面就……而且,樓一日未賣一日都未叫贏。

薛家燕呢?2017年她為觀塘工廈The Icon站台,hard sell東九工廈潛力無限,當時該盤加推,建築呎價約1.2萬元,及後呎價高達1.7萬元。今年8月這個項目推貨尾,貨尾呎價由7,400元起,售價由319萬元起步,真如家燕所言好有「潛」力,可惜是潛水個潛。薛家燕當年並沒有買一件貨來捧場,但其他藝人諸如楊思琦就以368萬元買入一個299方呎單位,呎價1.23萬元,同面積低層單位今年7月以273.8萬元成交,呎價9,157元,跌價近26%。記得1992年薛家燕買佐敦廣場兩個舖,持貨18年,最終輸9成,同行的還有前港姐冠軍楊寶玲及藝人吳家麗,同樣輸9成。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同一個人身上兩次,不是巧合。今時今日,如果某君預測非常準或者預測非常不準都一定有大量的粉絲,因為粉絲們都抱住「熊出沒注意」的態度,就是當某君下次出沒的時候就是一個訊號的出現。

小師兄

fb.com/siuching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