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政府要求推優惠 不准涉及購物 百佳搞3,200萬抽獎 區議員:減價最實際

按政府要求推優惠 不准涉及購物 
百佳搞3,200萬抽獎 區議員:減價最實際

【本報訊】疫情下生意不跌反升的超市百佳及惠康,獲第二期「保就業」計劃逾億元補貼,超市按政府要求推出各項優惠。百佳加碼推出抽獎,不用消費亦可參加;惠康除派發現金券外,還承諾維持300款日常必需品價格,為期至少6個月。惟有分析認為超市減價最實際,消委會應監察超市有否事先加價等取巧行為。

■百佳宣佈下月推出抽獎,市民不用購物也可參加。

百佳昨再宣佈10月推出名為「誠心賞你」大抽獎,市民不用到百佳消費,以電話或網上登記資料便可參加,有機會獲得超市禮券,總值3,200萬元,詳情將於10月公佈。

百佳母公司屈臣氏集團首席營運總監及屈臣氏(亞洲及歐洲)行政總裁倪文玲指,按政府指引,超市需向市民提供無附加條件的回饋方案,當中不涉及購物和會員優惠。百佳推出大抽獎的對象包括全港市民,冀以清晰易明的方案回饋大眾。

■惠康承諾未來半年維持300款日常必需品價格。

變相用公帑塑造企業形象

惠康承諾由9月底起,未來至少6個月維持300款日常必需品價格,並向員工派發現金券,約值3,500萬元;未來10個月派發200萬張現金券及餐券予有需要人士,總值逾8,000萬元。惠康在Yuu獎賞中加設回饋計劃,讓顧客可將積分捐予慈善團體,及以配對形式捐出最多500萬元予需要群體,三項計劃涉款1.2億元。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客席教授冼日明認為,疫情下超市生意較好,「價格升咗,收入多咗」,但又獲得政府補貼,指超市應擴大優惠範圍及金額,不論有需要社群或普通顧客皆能受惠。至於經常向弱勢社群派贈超市現金券的「平等分享行動」發起人Benson Tsang認為,在通脹原因下,超市可派發面值較細的現金券,讓受惠者容易預算。

民主黨消費者政策權益副發言人、區議員袁海文表示,百佳及惠康連同牛奶公司首輪保就業分別獲得逾億元津貼,現時獲補貼金額較回饋多,變相是以公帑塑造企業形象,形容手法荒謬。他續指保就業計劃應幫助有困難的企業,而超市受惠疫情,政府不應發放補貼,企業亦不應再申請。他又表示,消委會應監察超市有否取巧,例如事先加價或半年後立即加價,另由於必需品價格較疫情前已上升不少,採取減價措施更實際,現金券及禮券等方式「好取巧甚至有啲化妝形式」。

另外,政府指第二期保就業計劃中,第二批取得工資補貼約8.52萬名僱主,涉款約115億元,承諾受薪僱員人數逾48萬;連同首批2萬名僱主,即已向約10.25萬名僱主批出第二期補貼,合共涉款187億元,受薪僱員人數約77萬名。當中近一成、逾萬名僱主違反承諾,未有把第一期補貼全數出糧給員工或減少受薪僱員人數,需向政府「回水」或被罰款,涉款共約7,9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