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落滄海 故事未完

遺落滄海 故事未完

【生命賭注】那夜凌晨,12人坐上了由西貢開往台灣的快艇,心知可能沒機會再回家。無盡旅途,政治漩渦,快艇目的地通往光明還是黑暗,只差一線。一個月過去,或已變成今生不能回家。本報回顧家人訴說的別離牽掛,讓我們回到12人登船一刻,看看他們以生命作賭注時,遺留在大海中的故事。

黃偉然寫遺書︰原諒我自私

出發前數天,29歲的黃偉然把信擱在書房:「對不起媽媽」、「原諒我自私」,那是偉然的遺書。

那天早上,他如常攤坐沙發滑手機,瞥見妻子出門上班的背影,才發覺她的背影多美。偉然想起,結婚六年,原本也有「生涯規劃」,生兒育女、補度蜜月……直至今年1月,一切計畫寫上句號。

今年1月,警方以涉嫌製造及處理爆炸品拘捕黃偉然、黃母、黃太及外傭四人,最終只有偉然被控製造爆炸品罪。偉然2月從荔枝角收押所出來,開始與家人朋友愛貓疏離。或許這是為離別鋪路,讓家人習慣沒有他。

黃偉然太太

鄭子豪扛起魚竿 責任千斤

鄭子豪與家人道別的方式,是清晨帶同魚竿和水桶,說出海釣魚。

子豪被控串謀意圖危害生命而縱火,以及一項交替控罪,管有物品意圖損壞財產。他編了這個善意謊言,只為走得毫不着迹,免家人擔心。

「孝順仔」離開前,自掏腰包買下一部新電話送媽媽。電話仍在,但接聽的人要遠離。子豪愛香港,更愛家人,決意扛下一切遠走高飛,拿着一大堆釣魚用品,星夜出發。

鄭子豪爸爸

廖子文託兄照料藍絲爸

登船那天,廖子文還有不足一周便18歲。不過,他的成人禮其實已一早到來,他經歷的比任何成人還要多。

去年9月30日,正讀中五的子文被警方控串謀意圖危害生命而縱火。父母近年離異,子文與兄、父同住,很多事兩兄弟心照,特別是政治。子文想起,小時哥哥被人欺負,自己會直接用單車撞開壞人。路見不平的性格,驅使他走上反送中之路。政見相反的父親,不時與子文爭論,不過親情從來要斷難斷。離家前,子文致電哥哥,着他照顧父親,他記得哥哥說:「好,得啦,返嚟再講」,這句話成為哥哥今天的最大心願。

郭子麟臨別表白 讓愛無悔

郭子麟心中除了家人,最想念一個女生。子麟是港大工程系學生,不過他最常去的地方並非上課的黃克競樓,而是用作排戲的莊月明樓。子麟中學時期便是舞台劇愛好者,入讀港大後他繼續參演,並遇上命中女主角。

如斯世代,談情說愛變得甚艱難。子麟11月18日營救理大行動中被捕,被控暴動。他在準備離開故土前,鼓起勇氣向心儀女生表白,與爭取民主路一樣,也如港大生常言道:「搏盡無悔」。人生如戲,子麟看着波光粼粼,讓愛情遺落滄海。

張銘裕︰離開是為了再爭取

張銘裕登船時精神稍有散渙,因他離家前通宵打機,可能是為了看着父、兄睡覺,也減輕要離開的痛苦。

銘裕的20歲,原本與普通年輕人一樣,喜歡踢球、攀山,他性格較成熟,很懂照顧自己。好動的年輕人,反送中運動期間被捕,一夜身負多項罪名,包括串謀有意圖傷人罪、無牌管有槍械及彈藥罪,以及管有攻擊性武器罪。

張父年少時經歷文革,了解敵人強大。銘裕向父說「要爭取民主自由」,張父問兒子,「你為乜嘢爭取?」兒子鏗鏘回答:「為下一代」。登船一刻,銘裕的信念依然堅定,深明要為下一代,必先留得青山在。

李宇軒逃離崩壞法制

電腦程式員李宇軒,靠自學創業,但若要選擇一己利益還是香港前途,他毫不猶豫選了後者。

熱愛動漫,正職與電腦業務相關,他不甘停留鍵盤戰士角色,於是走上街頭,與數百萬港人一起抗爭,為的是信奉的自由、正義、民主和人權。他曾邀英國、加拿大等外國專家,來港監察2019年區會選舉,為保港人有公正的投票權利。

在三權分立被唾棄之前,李宇軒一直相信香港的法律制度,他更着迷得會自學研究,直至上月10日港區國安法的魔爪向他伸延,一切對於法制的信任瞬間幻滅,他決定逃出生天。

李宇軒

李子賢︰世上只有媽媽好

29歲李子賢從小愛貓,長大後領養兩隻貓咪,平日與貓在床上窩作一團,就是他們仨生命中最美好時刻。

子賢被控9月29日金鐘道參與暴動。他選擇在家人和愛貓不知情下離家,臨別前幾日,他主動與媽媽合照。登船前,他拿出電話重溫合照,再看媽媽笑臉。他知道媽媽常以自己樂於助人、孝順為傲。以往母親生日,他會親手炮製芝士蛋糕,對母親唱「世上只有媽媽好」。他希望媽媽知道,自己同時也熱愛香港。

李子賢母親

還有他們……

尚有些人,本希望踏入自由領土,到新家鄉重生。待他們回來,再向我們訴說自己的故事。

16歲越南籍學生黃臨福,被控一項企圖縱火罪。

22歲公開大學學生張俊富及21歲學生嚴文謙,被控於一項串謀有意圖傷人罪。

30歲售貨員鄧棨然,被控一項串謀干犯縱火,及一項管有物品意圖損壞財產罪。他自小患哮喘及皮膚病,家屬曾於記者會上飲泣指,希望中國當局能向他提供合適藥物。

33歲喬映瑜涉及上水一宗製造爆炸品案件,被傳指患有抑鬱。

鄧棨然母親

後記:請把名字刻進心底

一條通往自由的道路,被中國海警一道強光照射而劃破。12人,各帶着不同故事。唯一共通的,是他們的離開,只為了仍有自由回來。在多個家屬的訪問中,談及被捕者的往事後,他們往往說到官僚或港府如何置12人於不顧,迫使家屬最終靠自己 — 召開記者會、報案、接受傳媒訪問……可做的戰線通通做齊。這12人,其實與所有港人、以至香港的命脈一樣,自反送中運動以來,一切回不到從前。當世界變得崩壞,或許也只能靠自己創出另一個世界。好好把他們的名字刻進心底,必須包括這12人,我們才算是真正的齊上齊落。

香港人,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