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兩大連鎖超市早前被特首林鄭月娥點名要求領取第2期「保就業」計劃後,必須減價或向弱勢社群派發超市券。百佳超市公佈下月將向低收入家庭等發放200元現金食物券,惠康則向有需要社群派發100萬張現金券及100萬張餐券,連同其他優惠,兩大超市回饋涉款逾1.8億元。社福團體憂慮基層家庭會因此依賴超市,扼殺小店生存空間,若超市日後加價,最終只苦了基層。
政府發言人表示,政府要求兩大超市取得第二期保就業工資補貼後,須回饋至少50%予弱勢社群等,兩間超市惠康和百佳在第二期獲批工資補貼分別為1.85億元和1.62億元,承諾受薪僱員人數分別為10,149和8,215人。惠康和百佳提出的回饋計劃涉及金額分別為1億及8,100萬元,分別佔所獲工資補貼金額的54%及50%,而惠贈弱勢社群的金額亦達基本回饋金額的50%。
百佳表示會透過20間社福機構向弱勢社群人士派發現金食物券,每張面值20元,每人有10張,有效期至今年12月31日。食物券不可兌換現金,可於一次購物中使用多於一張。20間社福機構會評估其服務對象的需要,下月底向有需要人士派發。
惠康則推出「點點心意」回饋社會計劃,在未來10個月,惠康將派發200萬張現金券及餐券予最有需要的人士。除派發現金券及餐券,惠康也會向弱勢社群捐出500萬元,並承諾本月底開始,未來至少半年超過300款日常貨品價格不變。公司同時會向每位同事派發現金券,以表謝意。
有份參與派發百佳食物券的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總幹事楊建霞女士表示,受疫情影響,很多基層及低收入家庭陷入失業困境,他們對經濟及生活援助需求大增,希望今次計劃能令更多人受惠。
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幹事李大成則對計劃有保留,以百佳食物券面值20元為例,由於面值較食物價格低,不少基層家庭會轉為幫襯,形成習慣。
百佳超級市場在第1期保就業計劃獲超過1.6億元補貼,惠康超市的母公司牛奶有限公司同期獲批補貼3.99億元。李大成指兩大超市已賺取大量盈利,再加上政府的補貼,與小店相比,絕不對等。他斥政府此舉變相是幫兩大超市宣傳,令小店更難生存。
雖然惠康承諾凍結貨品價格半年,但李大成質疑,為何當全球環境在減價時,本港超市未有跟隨。他提醒若超市寡頭壟斷後,就會趁機加價,對基層無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