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淪陷】
【本報訊】本港教育淪為洗腦教育。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經過逾年的檢討,昨向教育局提交報告,建議維持現有四個核心科目的安排,但提出多項辣招加強規管,包括縮減通識科課程內容、將通識科教科書納入現行課本送審機制,更建議教育局與考評局就考卷擬題、審題和評核「加強共識和通力合作」。有通識科教師質疑,措施是加強官方對教學和考試內容控制,以便滲入政府觀點和建制意識,擔心政府不喜歡的課題將不再出現在試題中。
專責小組去年6月底至10月中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公眾諮詢,昨正式發表報告。報告建議維持高中四個核心科目的安排不變,但要縮減或調適課程和評估。就最受社會關注的通識科,小組建議教育局落實改善措施後,盡快進行「效能研究」,從而「判定該科作為高中核心科目的地位」。
報告建議縮減通識科的課程內容,並要恒常檢視課程內容。報告認為新近發生的事件尚在發展中,不適宜用作科目的探究題材,稱因事件未完結,「往往未能核實資訊數據的客觀程度及其可靠性」,令師生難以持平討論;又指要就極具爭議的問題作理性判斷「已超乎一般中學生的理解能力」。
就通識科獨立專題探究(IES),報告建議檢視能否進一步改善或精簡,容許學生可選擇不進行IES,但方案並非諮詢時提出的不進行IES成績需於4級「封頂」,而是將IES轉為延伸和選修部份,將筆試與IES評級分開。
教育局早前以「專業諮詢服務」名義審查通識科教科書,報告進一步建議教育局將通識科教科書納入現行的課本送審機制,更劍指教師自行製作的校本教材,表示要「支援學校領導層加強學校自我檢視和內部質素保證和問責的機制」,以「保證校本教材的質素」。
報告更建議教育局加強通識科考評,與考評局就考卷擬題、審題和評核「加強共識和通力合作」,「確保課程目標和理念與評估一致」。
教協副會長、通識科教師田方澤指通識科教科書不應納入送審,因今年「變相送審」的經驗,反映政府「唔啱聽」的內容會被篩走。
對於教育局與考評局要「合作」的說法,他更擔心會加強官方對教學和考試內容的控制,甚至是滲入政府觀點和建制意識,政府不喜歡的課題不會再在試題中出現。
對於IES轉為延伸和選修的建議,田表示IES是最反映到通識科理念的部份,建議變相「廢IES武功」。田認為報告稱要再考慮通識科「效能研究」,有如對通識判「緩刑」,通識科長遠發展的陰霾不散。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示,將會仔細研究報告,若涉及課程或考評的改動,會按機制與課程發展議會及考評局等商討。
考評局稱會研究相關建議。至於建議教育局與考評局「加強共識和通力合作」,考評局稱文憑試有既定審題機制,由各科「審題委員會」據課程指引和評核大綱制訂試題及評卷指引,製作試卷,強調會確保公開考試的質素與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