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飛機製造商空中巴士宣佈正研製全球首架「零排放」客機,預計2035年問世。空巴更一口氣公佈了三款「ZEROe」系列的氫動力概念機設計,總裁福里相信,以可再生的氫取代化石燃料,將「顯著減低航空業對氣候暖化的衝擊」。
空巴三款「ZEROe」概念機中,使用渦輪螺旋槳和渦扇發動機的兩款設計,外形上跟現時一般客機並無分別,前者可載100人,最大航程1,000公里,適合短途航線;後者則可載200人,航程在3,700公里以上,適合飛中短途線。不過,最矚目的卻是第三款,採取革命性的翼身一體設計,最多可載200人。
三款「ZEROe」客機均會以改裝的燃氣輪引擎燃燒液態氫,並使用氫燃料電池發電,提供混合動力。空巴計劃明年打造出一架展示機進行評估,2025年前敲定技術細節,力爭2035年將零排放客機推出市場。不過,有業界人士撥冷水,認為相關的潔淨動力技術研發,最快都要到2040年才能取突破。
人類早在20世紀初已挖掘氫氣的空運潛力,可惜1937年著名的興登堡號氫氣船在着陸前突然起火爆炸,奪去36條人命後,航空界便因為慘劇對氫技術應用卻步。直至1970年代,科學家才重新審視在民航機使用氫燃料的可行性,但最大挑戰是如何確保極易揮發的液態氫,能夠在飛行途中安全地儲存在超低溫環境下。
國際民航組織已經承諾,業界到2050年的碳排放量,要減少至2005年水平的一半。為了符合這個環保的大趨勢,民航機未來必定要減少依賴化石燃料。空巴此時公佈「ZEROe」系列氫動力客機計劃,便是想搶佔這個商機。
空巴強調技術上已能克服氫燃料的安全問題,但承認營運成本是重要考量,單是各地機場便要巨額投資在「加氫」的基礎設施上,福里認為需要政府介入,才能壓低成本,「要實現以氫驅動這些概念機,航空業全體需採取果斷行動,只要有政府和夥伴的支持,我們便能迎難而上,為業界可持續的未來,擴大可再生能源及氫的使用規模」。
目前,工業用的氫主要來自天然氣,但過程會產生碳排放,空巴表示,將來航空用的氫燃料,將由可再生能源提煉或水電解技術提取。
英國廣播公司/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