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香港不朽名句 - 林夕

當今香港不朽名句 - 林夕

當獅子山上屢次掛上直幡後,可曾覺得,《獅子山下》歌詞何嘗不可以成為溫和的抗爭歌?

新一代「同舟人」都是手足,不切割,拋開區分求共對,無畏更無懼。問題在「放開彼此心中矛盾」,區分可以拋開,矛盾要靠溝通、討論、體會、不是靠「放開」就可以蓋住的。有矛盾是社會常態,歡迎各自表態。只有思想大一統,欠缺個體意識的世界才會把矛盾視為病毒。

如果國歌都能沿襲抗日時期進行曲,又奴隸又起來又敵人又砲火的,《榮光》又何罪之有?「建自由光輝香港」就等於鬧港獨的話,要「奴隸起來起來」又在播什麼獨?「民主與自由,萬世都不朽」又怎樣?偉光正的黨宣稱我國最民主自由,鄉民附和你高歌民主自由又犯了什麼禁?搞一次防疫慶功大會,都要講五十幾次鬥爭,就容不下「時代革命」?科技時代,搞一場創意革命可不可以?

歌詞無罪,罪在時地人。《獅子山下》「不朽香江名句」,黃霑第一版本是「香港千秋萬歲」,好在好在,「萬歲」只有皇帝能消受,香港萬歲豈不是比「前途自決」更危險?

如果唱《榮光》有罪,那唱懷舊歌,有劇集主題曲做擋箭牌就沒事吧。不必懷舊到五百年前,學馮翁睎乾借用李超人引用蘇軾《前赤壁賦》來勉勵香港,暗示在「變化」之中,尚存「不變」,用三十多年前盧國沾的《香江歲月》足矣。

「逝去可以再奪/心要堅決/來換我他日喜悅」,「奪」太勇武,但難道協商又有效?「隨風飄零滿地」,寫盡了今日又在歷史中輪迴,花果飄零散落,香港縱然「死了又死」,精神卻像種籽,落在哪裏都能「掏我一切」、「傾我心血」。「莫以海角寄塵」,無力感充斥,以為沒什麼可以再做,而「虛耗光陰」,盧國沾勸喻別「浪費此處艷陽朗月」,艷陽朗月,變中有不變,新獅子山下精神,真香港人靈魂,心中信念夠堅決,則取之不竭,「世情冷絕」「講適應」,如水保留實力,所以才說「熱誠創業」,做好本分發揮專長勿忘志業。

這就是盧國沾四十年前傳給大家的「心訣/願有人細閱」。 別忘記還有《浴血太平山》:「拼着活命,退是沒命,命運你休再偽作淚盈盈,我哪可屈膝恭恭也敬敬」的豪情,而當今不朽的香江名句正是:「勝負未定,決未認命」。

(本人超譯歌詞,跟原作者毫無關係跟聯繫,僅此對盧國沾先生先致敬,後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