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育局大幅「河蟹」高中通識教科書有關六四事件、公民抗命等內容後,再有初中歷史教科書以「植入式」加插《基本法》內容,甚至在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制度、伊斯蘭教起源歷史和古代香港部份,均可見《基本法》的蹤影。
齡記出版有限公司今年推出經送審的《新漫遊世界史》教科書,其中一上及一下兩冊書共有四處以「基本法連線」欄目「植入」《基本法》資料,其中介紹中國歷代皇朝與香港的發展時,指出香港地區在秦朝時期已歸入中國版圖,隸屬南海郡番禺縣,同頁欄目則稱「香港自秦朝起已被劃入中央政府管治範圍,說明香港的歷史和內地有深厚淵源。因此,基本法中列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份」。
在雅典政治制度一節,介紹雅典人抽籤選舉代表及官員,解釋有關做法是議會民主制度的起源,同頁的「基本法連線」欄目補充稱,《基本法》列明香港居民有選舉與被選舉權、集會、遊行、示威等自由,亦有義務遵守香港特區實行的法律。
在伊斯蘭文明課文,有關資料則補充,《基本法》列明不限制香港居民的信仰自由,居港穆斯林亦擁有充份的自由。在介紹古巴比倫時期《漢模拉比法典》時,補充資料則稱《漢模拉比法典》下個人權利和法律待遇有差別,現代憲法例如《基本法》,則列明香港居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教協理事兼歷史科教師張往表示,《基本法》補充資料與課題關連並不緊密,若補充資料並非針對課題,將使學生感混淆,誤會課題重點,教師亦需額外花時間解釋,「再解釋個格仔(資料),未必係教學內預期要處理嘅內容」。他舉例指,資料將古代香港是秦朝領土和現代香港則屬中華人民共和國作因果扣連,歷史上應將秦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情況分開。
張認為,基本法內容可於中三歷史科中英談判的課題下集中教授,「割裂地教,學生更加難掌握,教教吓係咪要攞條條文出嚟,講解課題以外嘅嘢,你都覺唔make sense(合理)啦」。教育局回覆,指學生認識《基本法》理所當然,教科書提及相關教育元素亦屬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