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外媒淪籌碼 北京自毀聲譽

中港外媒淪籌碼 北京自毀聲譽

當本月上旬最後兩名澳洲記者緊急撤離後,駐華外國記者協會發表聲明,指單是今年上半年,中國已經驅逐了17個外媒記者。同時,在中美角力影響下,就連香港都被牽連,香港外國記者會(FCC)上月發聲明指,多名駐港外國記者被延遲發工作簽證,絕不尋常。

其中一名在上半年離開中國的外國記者為美國《紐約時報》資深駐華記者儲百亮(Chris Buckley),他已經報道了24年中國新聞,今年他的記者證被拒延期,於5月時離開中國,返回澳洲悉尼。《華盛頓郵報》北京分社社長亦因記者證被拒延期,上周離開中國,這也令《華郵》40年來首度沒有中國特派記者。

駐華外國記者協會兩周前發聲明,稱兩名澳洲記者撤離後,已再沒有澳洲駐華記者;協會又指單是今年上半年,已有17名外國記者遭到驅離,這對希望了解中國的全球媒體受眾來說,是令人遺憾的損失。

《紐時》記者遷往台北首爾

中美角力下,在港工作的外國記者也成籌碼,上月FCC發聲明,多名駐港記者被延遲發工作簽證,絕不尋常。FCC反對中方利用在港美媒的工作簽證作為國際爭端武器,更指減少外國記者數目及干預新聞報道,將影響香港國際地位及聲譽。在中國對外媒日益不友善的情形下,《紐約時報》已決定把部份被逐離開中國的記者遷往台北及首爾,繼續報道中國新聞。

中央社/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