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要趁早?

批判要趁早?

本季NBA的大熱門快艇,在西岸次圈錯失了場數領先3:1的大好優勢,於關鍵第七戰被金塊淘汰,而且在最後一節連士氣精神也被徹底擊潰,這結局頗難看。快艇去年招得尼納特(Kawhi Leonard)和保羅佐治(Paul George)兩大當打明星,加上原陣容和冠軍教練李華士(Doc Rivers),基本上除奪冠外,其餘成績都會被視為失望;可是卻連球迷引頸盼望的「洛城內戰」夢幻西決都沒達成就出局,當然馬上受到網絡上許多嘲諷,讓人聯想起以前高調組隊,但2011年奪冠失敗的熱火三巨頭。

幾乎在快艇落敗的同時,關於他們的不利猜測和消息就滿天飛,一時說李華士帥位不穩,一時說保羅佐治將被交易,當然亦不乏假圖假新聞。但用常理去推測就知這些「即時新聞」到底有多少成真。快艇的季後賽表現固然暴露出弱點,但要知道在NBA組成一支有爭標實力和整齊陣容的球隊多麼不容易,快艇管理層真會在試行一季失利後就匆匆把它拆散嗎?老闆巴爾默(Steve Ballmer)對球隊發展雄心勃勃,剛剛才決定要自建新主場不再寄居湖人陰影下,更難想像他會隨便放棄手上的球星。當然我不是說快艇絕不可能有巨大變動,但應也不會這麼快就鹵莽行事,因為一次失敗就動搖已有資本。

想來這就是今日的網絡生態,搶話題要趁早,也不管是否合理。你看過了幾天,聯盟頒發了今季MVP,網絡球迷又轉而批判「字母哥」安迪度安寶(Giannis Antetokounmpo),再談快艇頓變「過時」。看這樣的現象,只好笑笑算了。

喬靖夫

小說家+武道狂+籃球迷

周一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