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是藝術,也是科學,當然,更多時候溝通還是玄學。如果我們每日都會接觸、互動的人通曉溝通的科學,那麼不誇張的說,我們的生活幸福指數會指數級增長。
昨晚和朋友煲電話,她和下屬爆發蠻激烈的衝突。後者一直以來處於放養狀態,說實話是個才不配位的人,但心氣又高。公司講求人情,行業亦比較低迷,故此大家都得過且過,也沒有要更新血液的念頭。只是疫情逼人,工作成績需要提升,朋友前幾周於是給了較早前更為明確和嚴格的工作意見。誰知下屬忽然爆炸,寫長信給朋友和朋友的老闆,控訴自己被micromanage、不受尊重、才華無法施展,另有壓力過大不被理解、外行指揮內行等等罪狀。朋友是老好人,突然被將軍,氣結於胸,在家發瘋,一是傷心行為被如此解讀,一是擔心老闆覺得自己無能。
但回看這封控訴信,我頓時覺得這些擔心都是多餘,因為條條款款過於上綱上線,針對每一條大罪問下去都是些再小不過的事情,誰有道理先不論,實在不必把「提醒我按時完成工作」抽象為「不信任我的自律能力」,無須將「如果抽不了身,可以請某某分擔部分工作」改寫成「踐踏工作主權」。如果這一關沒看破,那多辛苦,要和那些臆想中的莫須有隔空大戰五百回合,戰敗戰勝都是枉然,因為本來就是莫須有。不難想像,愈加嚴峻的工作與生活壓力讓這位本就工作吃力的女士情緒爆炸,不夠獨立成熟的她第一反應是自我保護——雖然始終沒人要炒她,保護方式是倒打一耙,把自己對自己的失望栽贓嫁禍別人身上,於是可以再次逃避。
朋友聽罷說,那我還是不即時反應,免得讓她更加激動在假戰場上浪費彼此時間。我不能同意更多,人生苦短,真問題還解決不過來,職場玩幻想角色扮演,當暗黑boss給人砍殺,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