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就業僱主逾兩成違規 補貼僅被扣少於5% 職工盟轟獎勵裁員

保就業僱主逾兩成違規 
補貼僅被扣少於5% 職工盟轟獎勵裁員

【本報訊】只保人頭不保工資的「保就業計劃」第二期申請於周日(13日)結束,首批兩萬名獲取第二期工資補貼的僱主中,即有逾兩成被發現涉嫌違規,未有把第一期領取的補貼全數出糧給員工,又或未有增聘受薪僱員人數,惟只被扣除少於5%補貼金額。職工盟直斥違規僱主仍獲批工資補貼,質疑計劃存漏洞和懲罰輕微,「就算被罰款都有賺,變相獎勵裁員」。

第二期保就業計劃上周日結束申請,共有逾18.4萬宗申請,包括約15.8名僱主及2.6萬名自僱人士,前者較第一期減少近萬人。第二期計劃中,首批有兩萬名僱主成功申請工資補貼,涉款72億元,承諾受薪僱員人數近29萬。

政府發言人表示,首批兩萬名僱主中,佔23%即約4,500名,於6月或7月未有把補貼全數用於支付僱員工資,或其受薪僱員人數少於今年3月的僱員總數,政府已取回未有用於支付工資的補貼金額及/或有關罰款,涉及金額約3,100萬元,並已在發放第二期補貼時直接扣除。

反映監察失效 政策存漏洞

在需要扣除補貼的首批僱主中,97%僱主被扣除的補貼金額佔他們於6或7月所得的補貼金額少於5%,涉及約4,300名僱主,被扣除的補貼約2,300萬元。

保就業計劃有兩項規定,僱主所得的補貼必須全數用於支付僱員工資,並需承諾在補貼期內,受薪僱員人數不得少於今年3月的僱員總數。若僱主未有遵守上述兩項規定,政府可取回未有用於支付工資的補貼金額並收取罰款。

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直斥第二期保就業計劃暫只批出2萬名僱主申請,已發現有佔近四分一的僱主違規,「比率係相當之高」,反映監察制度失效,也顯示政策制訂時已有嚴重漏洞,「究竟仲有幾多違規情況?係咪有啲資料隱藏仲未披露?」

蒙兆達直言因懲罰輕微,即使要「回水」或罰款,僱主亦除笨有精。他舉例指一間企業承諾聘用1,000名受薪僱員,每人取得工資補貼上限9,000元,即一個月獲發900萬元。若該企業在補貼期內最後一個月裁減100人即10%,按機制只會被罰款72萬元,即該月領取的工資補貼仍「袋袋平安」,「就算被罰款都有賺,變相獎勵裁員」。

他批評保就業計劃純粹「篤人頭數」,無助保障打工仔。他促請政府嚴格規定參與計劃的僱主不能裁員,而非只向「大幅裁員」的僱主作輕微罰款,並向失業人士發放失業援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