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控25年新低 高層荷包縮水 王冬勝持99萬股 身家9個月少3,000萬

滙控25年新低 高層荷包縮水 
王冬勝持99萬股 身家9個月少3,000萬

【本報訊】美聯儲為無限量寬「再寫包單」至少維持零息三年,銀行股利息收入受壓,滙控(005)股價插至25年來低位,投資界料跌穿30元關口指日可見。一眾高層透過鼓勵計劃所持股份,市值大蒸發;據去年底恒生(011)年報顯示,滙豐亞太舵手王冬勝持滙控99萬股,按年初至昨股價削半計,過去9個月「荷包」縮水近3,000萬元。

滙控主席杜嘉祺及行政總裁祈耀年,上任時間雖較短但「荷包」難逃受損;按2019年滙控年報顯示,二人分別持有44萬及30萬股股份,按相同公式計,期內賬面值各蝕逾1,370萬及900萬元。

前CEO歐智華財富減1.1億

至於在集團工作近40年、前年初退休的滙控前行政總裁歐智華,所持股份不菲。去年年報所載,其歷年累積所持滙控股份達371萬股;假設退休後其持倉未有變動,則年初至有關股份賬面收縮達1.1億元。去年8月離職的滙控前舵手范寧,亦持逾百萬股,賬面蝕近3,200萬元。

因歐盟對銀行高層薪酬及花紅設限,2014年起滙控引入有條件股份鼓勵計劃,作為固定薪津補貼,每季度按表現向十多位集團最高級管理層授予獎勵股份。不過,高層領受後要翌年才實際有等值授股的兩成股份「落袋」,其餘八成要攤分六年分派,股份需要扣稅;故消息指,管理層每年都會減持部份股份配合交稅之用。

身兼滙控集團常務總監的王冬勝,現為滙豐副主席兼行政總裁,但由於他並非滙控董事會成員,故集團年報未有披露其薪酬組合或滙控持股,但因他擔任恒生董事,故恒生年報有披露其滙控及恒生持股狀況。

本報追溯至2015年過去五年恒生年報資料,可見五年前王冬勝透獎勵份仍持220萬股滙控股份,按當年底集團收市價62元計,其持股市值當時達1.36億元,到2016年底更升值至1.45億元;惟到2017年底其持股已降至160萬,2018及2019年平均每年減持約30萬股,去年底進一步降至少於100萬股。惟今年中期報告顯示,其持股又輕微升回約100萬股。

■投資界指滙控「無賣點」,料股價跌穿30元關口指日可見。

專家:滙控恐跌穿30元關

滙控今年宣佈停派股息後,股價更見低沉,過去一周「七連跌」,昨在港收報30.9元,跌2.7%,創25年來歷史低位。正榮金融業務部副總裁郭家耀指,美聯儲昨「寫包單」指未來三年維持零息,銀行利息收益無出路,近期虛銀加入市場競爭,滙豐亦要豁免收費,開源無計、節流有限困局下,滙控無賣點,很大可能跌穿30元關口,「底部喺邊冇人講得出」。對股東而言,無息派股價又低殘,「只能繼續痛苦」,機構投資者難免向董事會或管理層施壓,但集團亦難變出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