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創業的心態,就是機會只有一次,想做就要立即去做。」人生冇take two,創作產品就不一樣,「創作產品要先抱有嘗試的冒險精神,若效果不理想就再研究改良。」盧亭霖(Ricky)原本是一名雜誌平面設計自由身工作者, 40出頭的他在2017年創立了泥社MUDLAB,成為一個埋頭苦幹的泥水佬,透過雙手製作出日系風格的水泥小擺設。
三年多前,Ricky遇上平面設計事業上的樽頸位,「工作量不斷減少,甚至試過兩個月零收入,完全沒有工作。自由身工作者永遠只會被催促交貨,完成工作後卻遲遲收不到錢。」Ricky見證紙媒興衰,眼見一本又一本實體雜誌停刊,他亦由月入平均一至兩萬淪落到只得數千元。
人到中年為了生計,Ricky忽發奇想上網自學水泥技巧,用水泥翻新屋企的牆身;參考YouTube影片,製作水泥凳等大型家具。「以前做雜誌,大部份讀者只會欣賞文字或圖片,沒有太多人留意排版設計。自己用廁紙筒加水泥做了一個擴音箱後,在facebook上獲朋友盛讚。有人欣賞自己的創作,滿足感比平面設計更大。」
經過一輪試驗,Ricky膽粗粗在2017年7月創立MUDLAB,主打日系水泥小擺設。「一開始有人看到泥社的名字,以為我們做陶瓷。」他直言初期工藝技術不足,只能做水泥碟及植物盆器等簡單作品,直到2018年中推出富士山擴香石水泥擺設,品牌知名度大增,繼而推出招財貓、達摩及水井蓋杯墊等日本風作品。「我很喜歡日本,首選旅行目的地,平均一年去兩次。」他有一種水泥癮,每次去日本旅行專門找有水泥結構的民宿。「不需要一整幢水泥建築 ,木質大門夾水泥,兩種元素都非常喜歡。」參考不同建築物深淺水泥配色以及不同材料的組合,啟發Ricky新產品設計靈感。
眾多小擺設當中,以招財貓最受歡迎,至今賣出700隻。「很多人問我是不是很喜歡貓,但我其實只喜歡招財貓,家中更有一個招財貓神壇專門擺放收藏品。」
近年,Ricky一有時間都會去東京豪德寺。相傳豪德寺是招財貓的發源地,於是買了一隻招財貓放在工作室門口。假如那一年運氣好 ,便會把招財貓帶回豪德寺順道還神。「人們印象中的招財貓都是色彩繽紛,當初推出素色產品都有賭博成份,不知道人們喜不喜歡。」達摩則是一個不倒翁,代表一種振作精神,就算經歷風風雨雨,依然屹立不倒。「它們在日本人眼中都是『緣起物』,有祈福用途 。希望透過產品帶出正面鼓勵作用 ,同時鼓勵自己都要不斷磨練。」
「以前做平面設計師,捱更抵夜趕死線,同事都說我是一個躁底的人。水泥反而讓我的性格變得平靜。製作時若過份急進,產品都會有缺陷,未能達至理想效果。」Ricky示範製作一個富士山形狀的置物碟,採用建築用的灰英泥、白英泥及河沙。他提醒,鹹水河沙容易出現裂痕,影響產品成形,所以一般會選用淡水河沙。把各130克的灰、白英泥及河沙加入85克的水攪拌均勻,然後像做蛋糕一樣,將泥水掃入矽膠模具內。「水泥加水後因化學作用會產生氣泡,盡量把氣泡搖走,不然產品會出現氣泡累積的小洞崩壞位。」最後等24小時自然風乾,再用人手打磨製成品。由設計矽膠模加上水泥比例,每件產品Ricky都經過十多次反覆試驗,由生產到包裝足足花36小時。「水泥步驟不多,但需要心機、時間及耐性,希望自己50歲的時候仍然繼續做水泥創作,同時不用為交租而煩惱,慢慢享受製作過程。」
設計師身份為Ricky品牌上帶來優勢,無論產品包裝、商標甚至Instagram上每一張圖片,宣傳海報統統可一手包辦。「找其他人做,未必符合你心中所想,自己包辦可以控制品牌一貫的日系風格。」他認為,包裝的重要性佔產品整體的50%,「如果產品美觀但包裝簡陋,客人看一眼後便瞬間忘記 。」他期望品牌有一天可以打入日本市場,設立一個寄賣點,「日本比較少人做水泥擺設品牌,水泥主要用於大型建築物身上。 」
✽附5ml純天然薰衣草精油
泥社 MUDLAB
facebook:mudlabhk
記者:翁怡富
攝影:張洛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