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衝突升溫,香港成磨心,港商正面對裏外不是人的困境。繼續參與外循環,美國要求港產貨的來源地須標示「中國製造」,部份港企願意遵從,但特區政府話單獨關稅區地位是《基本法》賦予的,港企能否自願接受美國制裁?參與內循環,中共要求港商做政治明白人、接受統戰、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否不重蹈1950年代社會主義改造的覆轍?
美國上月發出新規定,香港輸美產品不能再用「香港製造」標籤。商經局局長邱騰華昨日約見美國駐港澳署理總領事,向美國貿易代表轉交信件,要求美方撤回新規定。但特區政府的抗辯實在是抱殘守缺,你自己都不守《基本法》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規定,還要美國尊重《基本法》賦予香港的單獨關稅區地位?特朗普已擺明不給世貿面子,甚至不排除對世貿採取行動,你還指望世貿就香港標籤作出裁決、美國就會讓步?
在美國宣佈取消香港特殊地位、港產貨須標示「中國製造」後,也有一些香港紅頂商人聲稱要以「香港製造」轉攻中國市場。然而,港商北上的政治風險也因中美衝突而急遽增大。中共中央辦公廳周二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意見》,據稱這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份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文件,針對的正是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說白了,就是美國的全方位打壓和「天下圍中」。
中共建政後在1953年召開第四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主題是研究和部署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當年9月7日,毛澤東邀請民主派人士座談,發表了《經過國家資本主義完成由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改造》的講話,提出社改的原則和步驟、方法。官方稱,毛的講話體現了「戰略上的堅定性和策略上的靈活性的緊密結合,為具體實施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造指明了方向」。
57年後的9月,中共再次發出社會主義改造號令,戰略的堅定和策略的靈活沒有改變,只是改造的對象和用語變了,改造換成改革,資本主義工商業換成民營經濟,公私合營換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發出最高指示的由毛澤東換成習近平。中共中央統戰部昨日召開全國民營經濟統戰工作會議,傳達了習近平的「重要指示」。當年既改造企業、也改造資本家個人的方針,在習近平指示中換成了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可圈可點的是,中辦的文件第一次明確把在內地投資的港澳工商界人士納入統戰工作對象,也就是說,港人在中國投資的企業、在中國的港商都將成為統戰對象、要接受政治任務,包括投身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當然,港商只要聽黨的話、願意團結在黨的周圍,可以享有成為人大常委、政協常委、特約檢察員、特約監察員,甚至入黨的政治待遇,並因此享有減少地方官員滋擾、方便申請貸款等特權。而被統戰的代價是接受洗腦,在黨需要你的時候,像當年榮毅仁那樣把全部身家獻給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