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納米樓」神話幻滅!六年前,因設有一款實用僅165方呎、面積狹小如囚室的「劏房」單位而搶盡風頭的大埔嵐山,一個開放式戶在疫情下最終損手收場,價格更由兩年前最高位逾400萬元,「插水式」大跌「1球」(近100萬元)或兩成,至302萬元。
長實2014年開賣嵐山,最細165方呎劏房戶開價不足130萬元,搶盡市場風頭,更成近年私人屋苑「納米樓」代表作之一。樓市大旺時,嵐山劏房越搶越貴,並帶挈不少業主賺大錢;惟疫情令經濟急速轉差,部份「走唔切」業主落得蝕讓收場。
市場消息指,嵐山7座高層A室,實用181方呎,業主原開價350萬元,但放盤一段間仍未獲承接,最後減價47萬元,以302萬元售出;呎價16,685元,屬嵐山開放式戶今年樓價最平,是次造價亦較銀行估值334萬元低近一成。原業主2017年4月在二手市場以292萬元買入單位,持貨三年,賬面僅賺10萬元;而當時入市需要支付額外印花稅29.2萬元,再計及釐印費及一買一賣的地產代理佣金,相信業主實際損手約30萬元。
嵐山開放式戶兩年前高位造價升破400萬元,為8座高層A室,同樣為181方呎,2018年7月以401萬元沽出,呎價高達22,155元,曾創新界東上車屋苑呎價新高,甚至貴過鰂魚涌太古城在內的市區藍籌屋苑。如今造價低見302萬元,比兩年前高峯期大跌接近「1球」,跌幅高達24%。該區地產代理表示,現時嵐山約有五個開放式戶放盤,最平叫價339萬元;連同今次成交,嵐山今年以來錄約九宗開放式戶成交,售價302萬至361萬元。
此外,主打迷你戶的香港仔單幢盤登峰.南岸再錄蝕讓,屬高層D室,實用254方呎一房戶,業主四年前以546.4萬元買入單位,剛以538萬元沽貨,呎價21,181元,單計賬面已蝕讓8.4萬元,連使費料蝕約30萬元。
除了迷你戶,近年高價開售的新界新盤亦血流成河,九肚山屬重災區之一。尚珩2座中層C室,實用1,602方呎,屬四房間隔,登記以3,240萬元易手。原業主2017年10月以3,827萬元購入,賬面貶值587萬元。由於業主持貨不足三年,須支付樓價10%額外印花稅(324萬元),再計及其他使費,估計業主損手近1,100萬元,蝕讓金額相當於嵐山三個開放式戶;但有區內地產代理指,單位一直只是放租,每月叫租8.8萬元,故不排除是次交易屬內部轉讓。
玖瓏山月瓏閣1座地下連花園特色戶,實用786方呎,登記以1,100萬元易手;原業主2015年斥1,333萬元買入,持貨五年,連使費料蝕近3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