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放寬按揭後 納米樓無運行

林鄭放寬按揭後 納米樓無運行

【本報訊】近年「劏房盤」熱潮席捲全城,皆因本港樓價於金融海嘯後以驚人速度上升;為令更多買家負擔樓價入市,發展商一窩蜂將新盤單位「劏細」,以降低入場門檻,新盤市場因而誕生不足200方呎「納米樓」。

高價劏房爆蝕讓潮

仲量聯行曾評估2018年至2020年,將有約3,300個實用面積200方呎以下的納米樓落成,較2015至2017年的供應量增加35%;近年較經典劏房新盤有屯門菁雋「龍床盤」,實用面積128方呎。另外,恒地(012)北角尚譽,最細單位實用面積163方呎。

這類普遍低於400萬元的「細價」樓, 面積雖細,當時卻標榜可承造九成按揭。然而去年「林鄭Plan」推出後,納米樓開始「無運行」;放寬樓按後,借盡樓價90%「上車」的門檻,不再局限400萬元或以下物業,而大幅擴至800萬元或以下物業,買家首期壓力大減,首置人士在二手市場可選擇範圍增加,「高價劏房」紛紛出現損手情況。

隨着按揭放寬,增強買家購買力,市場預期未來新盤市場會減慢興建「納米樓」類別,預計兩年後納米樓新供應會顯著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