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開審 傳召60證人 周梓樂案擬首用VR尋死因

11月16日開審 傳召60證人 
周梓樂案擬首用VR尋死因

【全城關注】

【本報訊】科技大學男生周梓樂去年11月初在將軍澳警民衝突中,在尚德邨停車場墮樓昏迷,留醫四天後不治,終年22歲。死因庭早前決定就其死因展開研訊,昨日閉門預審,定於11月16日開審,預計需時五周,將傳召約60名證人,包括現場救護員及義務急救員。案件或採用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技術協助審案,據指該系統能重塑周梓樂的第一身視角,若屆時落實使用,將是本港法院首次用VR審案。

據了解,研訊由死因庭決定召開,並非由家屬提出,將設五人陪審團。證人包括義務急救員等現場市民、警員、消防員、救護員、伊利沙伯醫院醫生、法醫等,並有骨科及鑑證專家講解梓樂傷勢可能是如何造成。警方預計12月中旬審結。

■尚德邨停車場內案發位置目前被封閉。

■周梓樂死因成謎,過往不時有市民在停車場外設壇悼念。

警方籲提供車cam片

據悉,醫管局、尚德邨或科大都不會加入聆訊成為與訟方;警方則獲准以有利害關係身份在正審列席,但不可隨意向證人發問,只能在觸及與警方有關的事項上透過大狀發問。據知涉案閉路電視片段繁多,法庭現正測試一套新系統,若投入使用,可在大型屏幕作立體投射,模擬現場環境,屆時陪審員可免卻到案發現場實地視察,在庭內亦不需使用VR眼鏡。

東九龍總區重案組總督察莫子威在庭外呼籲市民提供新資料,特別是在案發停車場泊車的車主,因行車攝錄器(車cam)的片段或有助研訊。有資料提供的人士可聯絡警署或死因庭。警方將有約20人作供,大部份當晚在現場附近執勤。

根據目前公開的資料,周梓樂相信是在停車場三樓跌落二樓,但墮樓原因和經過眾說紛紜,有指他因躲避催淚彈煙霧而失足。事後救護車遇上警察封路、巴士及私家車阻塞等,疑被延誤救治。警方就防暴警在墮樓發生前後何時進入停車場,說法前後不一,曾向公眾致歉及推翻「未夠準確」的舊版本說法。

早前報道指,周梓樂右邊盆骨骨折及有動脈撕裂,估計因身體側邊受壓引致,手腳沒有明顯傷勢,沒發現棍毆或子彈打中的傷痕。他右腦位置及腹腔有大量內出血,顱底嚴重骨折。

由於周梓樂四肢沒骨折迹象,有專家早前估計他墮樓前,有機會已失去知覺或嚴重喪失活動能力,否則墮下時會自然反射地伸手或蜷曲身體保護自己。尿液毒理測試顯示梓樂體內只有入院後處方的藥物物質,沒顯示死前有濫藥。

周梓樂

■周梓樂父母昨到庭旁聽。

案件編號:CCDI9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