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商:待遇差過內地民企

港商:待遇差過內地民企

【本報訊】中共加強對民企的「統戰」,包括在內地投資的港商。過往統戰一大手法是企業設黨委,在內地設廠的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榮譽主席劉達邦向本報指,對港商的統戰過往不時發生,但相信不會在規模較小的港企設黨委。對於政府將港資視作內地民企,劉說:「我哋待遇比民企仲差」。

公司設黨委組織屬常見

劉達邦指,中國對港商的統戰一直存在,他曾被邀請出席鎮的人大或政協會議。他不擔心自己的廠房將設黨委,並解釋現時設黨委的民企都是創新科技大企業,如華為等,相反港資很多只是小企業,亦並非高新科技,根據路透社2017年報道,當時三星及諾基亞都證實在中國的公司有設立黨委組織。

內地統戰手法將港商變相等同內地民企。劉達邦指出以往港商有優惠政策,但他說:「其實近年我哋待遇比民企仲差啲,有啲優惠政策佢哋容易攞到,我哋就攞唔到。」例如鼓勵上市方面,成功上市民企有500萬人民幣(約571萬港元)獎勵。今年5月全面退出內地市場的童裝店老闆周小龍對本報指,他也曾拒絕被邀請當廣東省政協,「做咗咪即係捐錢,同埋去做應聲蟲!」他沒應允。他指,港資在內地從事零售業本身沒有甚麼稅務優惠,增值稅及利得稅與內地民企支付的一樣是16%及25%。政府給的「甜頭」不多之餘,還會因政治表態,被內地官員無理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