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全球商戶斷供 美不會輕易鬆綁 晶片禁令殺到 華為如判死緩

面臨全球商戶斷供 美不會輕易鬆綁 
晶片禁令殺到 華為如判死緩

9月15日是中國電訊巨企華為的大限。根據美國政府的禁令,從當日起,全球所有含美國技術的供應商不可以再向華為提供晶片;供應商雖可向美方申請臨時許可證,但外界分析美方不會輕易讓華為鬆綁。華為在全球手機市佔率近年節節上升,穩坐前列,當下的禁令幾乎一劍封喉,專家表示:「這一禁令打擊力度之大,如果不是判華為死刑,也相當於判死緩。」

華為旗下的產品從手機、5G基站,再到服務器,甚至各種物聯網設備,無不依賴晶片。早在禁令生效前,台積電、英特爾、高通、聯發科、美光等晶片大廠都相繼宣佈無法為華為供貨,甚至中國晶片代工廠中芯國際也委婉表態「絕對遵守國際規章」。雖說上述企業早前曾表示,已分別向美方提交申請,希望獲得繼續向華為供貨的臨時許可證,但業內人士認為,美方現時發出許可證的機會甚微。

■華為前途再亮紅燈。資料圖片

最壞情況退出手機市場

分析師認為,禁令即使不是死刑,也相當於死緩。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指出,華為在手機市場的競爭力與市佔率都會受到負面影響,最糟糕的情況是退出手機市場。研究機構策略分析公司(Strategy Analytics)報告則指出,2020年全年華為手機出貨1.9億部,市佔率15.1%,佔全球第三,如果禁令延續,市佔預估跌至4.3%,退出領導廠商行列。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單計今年第二季度,華為在智能手機出貨量超過三星,首登全球銷量最高的寶座。然而,隨着第三季度面臨全面供斷,恐怕很快便要讓出寶座。外界估計,華為晶片存貨大概能支撐一年左右,而華為的頂級晶片「麒麟9000」只有1,000萬枚左右,只能支撐至明年3月。

「華為已經為短期需求囤積庫存,所以最新的禁令不會立即產生影響。」日經援引騰旭投資(J&J Investment)首席投資員程正樺稱,美國11月大選之後,是否會修改華為禁令,以及如果屆時沒有修改,北京方面將如何反應,都令人關注。另有業內人士分析,大選後禁令有可能鬆動,因一刀切的禁令已使美國半導體行業受損不小。華為去年在全球半導體採購支出達到208億美元(1,612億港元),居全球第三。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

方保僑︰國產晶片難「追落後」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向本報指出,目前旗艦級手機的晶片採用7納米甚至5納米製程,但中芯國際只能做到14納米,最快也要三、四年才能追上目前的技術,「但晶片競賽沒完沒了,到你追上當下的水平時,對手又可能造出更先進的3納米晶片」。方保僑指,華為面對軟硬件發展問題外,更重要是客戶的信心,「現在高端手機相差一代,一般用家未必感覺到實際速度的分別,但如果客戶擔心你的手機,(在封殺下)一年後不能升級保養,便會考慮是否購買」,這會直接重創品牌的價值。

方保僑另指出,在斷供前,華為的外國市場份額已被三星侵蝕不少,估計未來一年的斷層期,情況會更明顯,「國內(市場)就會被vivo、OPPO、小米等中國品牌佔去某些份額。」

《蘋果》記者/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