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坊間不少無糖飲品使用甜味劑維持飲品的甜度,即使無糖仍未必等於真正健康。消委會測試51款含甜味劑飲品,發現約四成飲品每瓶或每罐的含糖量達至25克以上,達世衞建議每日游離糖攝入量上限的一半或以上,其中一款汽水,飲用一罐已超出上限三成。消委會指出,長期過量攝入糖份或甜味劑有健康風險,消費者應避免或減少飲用這類飲品。
消委會測試的51款預先包裝的飲品,包括18款汽水、16款運動及能量飲品及17款果汁和乳酸類飲品等。結果發現約四成飲品每罐或每瓶的總糖含量為25克或以上,達世衞建議每日游離糖攝入量50克上限的一半或以上,當中超過一半含有大量糖份及添加甜味劑,其中可爾必思提子味含糖量達34克,再額外添加兩種甜味劑,而美國Diabolo碳酸飲品Dragon Fruit Plum Flavoured French Soda,含糖量高達66.2克,飲用一罐已超出每日建議的游離糖攝入量上限三成。
消委會測試發現,運動及能量飲品無論是否含天然糖,均加入甜味劑,但因該類飲品予人較健康感覺,容易令人以為飲用較有益,消委會提醒市民若非有大量體力消耗,不宜過量飲用這類飲品,或考慮以清水沖淡分多次飲用。
消委會表示,甜味劑屬代糖的一種,甜度高蔗糖約100倍至數百倍,由於沒有熱量,不影響血糖水平,亦不被人體消化或吸收,故適合一些糖尿病患者食用。但有研究指出,過量攝取甜味劑可降低味蕾敏感度,令人更加嗜甜,因而不知不覺攝入更多糖,從而攝入更多熱量,長遠可令人致肥,有機會增加患冠心病、中風甚至死亡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