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魯特大爆炸不只令這個曾有「中東小巴黎」美譽的城市,廣泛地區變成廢墟,對於本已深陷困局的黎巴嫩經濟,更是造成重大打擊,在政府腐敗無能的情況下,振興之路荊棘滿途。
爆炸前,該國本已深陷嚴重的政治和經濟危機,政治腐敗、政府無能,國家負債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52%,公共服務崩潰,民怨沸騰,去年已爆發反政府大示威,加上今年爆發武漢肺炎疫情,經濟進一步受挫。上月再發生爆炸,絕對是雪上加霜。
據國際金融協會(IIF)估計,爆炸造成的損失估計超過70億美元(約546億港元),相當於該國國內生產總值(GDP)14%;貝魯特省長甚至警告損失總額可能達150億美元(1,170億港元)。而且IIF估算該國今年經濟收縮或達24%,GDP比去年縮減逾36%至330億美元(2,574億港元);國際貨幣基金(IMF)組織預計年底會有50%人口活在貧窮線下。
雖然爆炸後IMF與世界銀行等機構都願意協助黎巴嫩度過困境,但無信心該國政府有能力推行必須的改革,民眾自然對政府亦是徹底失望,要求外國人道援助繞過官方管道,惟恐官員盜取變賣或私相授受。
本來黎巴嫩還有一個重要經濟支柱,就是海外黎巴嫩人的滙款,但當地「三角政策研究中心」研究主任加尼姆指出,自從去年爆發銀行危機,存款化水,海外民眾對政府忍無可忍,「難以相信他們會伸出援手」。
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