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沉默寡言,是那種無論存在與否,別人都不會察覺的人」、「表情太木訥,只能在話劇中飾演警察之類的角色。」菅義偉的中學同學異口同聲形容這位未來首相。然而,深諳大隱隱於朝,正是菅義偉為官成功之道。
環顧充斥官二、三、四代的執政自民黨內,菅義偉顯得零舍不同。來自果農家庭的他,靠在東京工廠和魚市場打工賺錢讀大學,但紅褲子出身在日本不一定獲得認同,1987年首次參選橫濱市議員便吃足苦頭,橫濱人視他為「鄉下仔」,菅義偉一天要走訪300戶拜票,跑了足足三萬戶,走爛了六雙皮鞋,才贏得選民認同,取得議席。
雖然是安倍晉三的心腹,過去12年也一直是安倍政策背後堅實的執行者,但公眾對這位「令和大叔」的印象一直相當模糊,只知道他喜歡食班戟。不過,菅義偉為彌補貪吃的弱點,每日早晚堅持各做一百次仰卧起坐燃燒卡路里。
善隱善忍,願意聆聽各方,是菅義偉跟其他常指點江山、自命不凡的自民黨大老最大的分別,也因而讓他在今次相位之爭,贏得眾派閥相挺。不過,東京工業大學教授中島岳志對菅義偉的深藏不露不以為然,認為他根本是缺乏治國理念。
中島說,菅義偉任內閣官房長官時,一直是靠掌握人事大權讓官僚自動察言觀色,也就是要下級「忖度」長官心意辦事,而且也用這套權術對付媒體,他警告未來須留意批評政府的言論,會否被迫自我審查。
中央社/ 英國《衞報》/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