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情講趣】當Tommy遇上「盧冠廷」 不羈愛自由南丫島Busking

【港情講趣】當Tommy遇上「盧冠廷」 不羈愛自由南丫島Busking

最近網上流傳一條南丫島busking高人的影片,他一個人吹口琴、彈結他,還用腳搖鼓打拍子,自彈自唱一首首讓大部份香港人感動的歌,被網民封為南丫島盧冠廷。上衣與口罩掛上黃絲帶,在南丫島遊走,就是他的日常。「我自從佔中開始一直都戴住黃絲帶,因為我不想忘記,如果全香港黃絲都戴住黃絲帶,我覺得是一件很美麗的事。」楊光說。

Jim在南丫島busking了四年,自彈自唱,被網民封為南丫島盧冠廷。

每逢周六日,家住南丫島的他會踏單車到洪聖爺灣泳灘附近,放好各種樂器,開始他一日的表演。由碼頭走到他的「舞台」,至少要走半小時的山路,尤其在炎熱的夏天特別辛苦,每次一唱便至少整個下午。「我聽到好的歌會起雞皮,其他人若對音樂無興趣的是沒有反應。直到現在三個樂器一起玩,玩了10年左右,講求手腳協調,最初練習口琴和結他,慢慢再加上去。」

楊光有個洋名:Jim,他唱英文歌為主,如The Beatles,間中亦有較老派的中文歌,像許冠傑的《浪子心聲》。「我現在經常玩,隨時玩100隻歌,不用看歌詞,最近會唱較多勵志歌,但是原則上都要很有意思,像我今日玩的第一首是《Father and Son》,爸爸告訴兒子世界很危險,但你要去闖。」他還有一個奇技,聽歌聽一次就可以彈出來,有八成似。

今次找來阮民安跟Jim crossover busking,他形容Jim風格有些像電影《夏日的麼麼茶》中任賢齊唱歌的感覺。

阮民安:如麼麼茶的任賢齊

所謂識英雄重英雄,我們嘗試邀請以boy band出身的阮民安(Tommy),在南丫島和他做了一場crossover busking。想不到他爽快答應,但島上沒有交通工具,由碼頭走到busking現場,他的上衣幾乎濕透。

「最初以為你整蠱我,通常busking會在碼頭,在最多人的地方唱歌……今日尋找隱世高手,一定要入來,有緣份才會撞到他。」Tommy說。他和Jim叔以《分分鐘需要你》熱身,Jim一邊伴奏一邊打拍子,出奇地合拍。第二首《Hey Jude》,一人唱一段。busking位置雖偏僻,間中都聚集了8至10人圍觀。「他的風格和平時真是很大分別,我都差啲撞板,最初以為像在SOGO、朗豪坊,擺部琴,用電結他插喇叭,Jim叔風格很隨意輕鬆。他一個人做不用咪,聽到就聽到,聽不到自己行近一點,感覺像電影《夏日的麼麼茶》,任賢齊都是這樣唱。一人樂隊其實難度很高,曾見過有菲律賓高手在酒廊這樣玩,是他們非常強勁的天賦,是無辦法取代的。」

Jim叔在南丫島居住十多年,我們隨他返回住所,在天台可以見到風車,他憶起四年前處男演出,「第一次busking是在風車頂,在這裏可以看到,那次是我女兒回到香港,她是做畫漫畫的,那時未出書,我便叫她試試上去風車附近擺小攤檔幫人畫賺錢,她不夠膽,我說爸爸和你上去,我busking你畫畫,她在旁邊很害羞,其實沒有做甚麼,反而變了我自己處男作在玩。」

當初藉此機會讓自己練練歌,重拾昔日的歌手夢。「其實我不是有很多結他,因為我不是瘋狂追結他的人,像這個Yamaha,每逢busking都會帶着它,那是贏了第一次比賽,我媽媽送給我的,應該超過40年。」家中還有一張海報,是1977年舉辦的個人音樂會WHERE,當時票價是7元至10元。「有兩年全職玩音樂,最初在民歌餐廳唱歌,但我玩的音樂不會遷就客人,那時開始流行中文歌,我年紀仍輕不屑去玩,堅持玩英文歌,我在餐廳不是太受歡迎,那時我想:你哋唔識貨。我每份工都是被炒,因為我不聽老闆說話,不會做我不喜歡的事。但慶幸這種性格讓我有機會去做銷售員,自由自在,我很喜歡自由,變了保險是我日後工作。」

跟隨基本法 「可能這是幻想」

因為九七回歸,1984年移民美國,開過餐館又做過汽車銷售員,後來因為經營餐廳生意失敗,九十年代舉家回流再輾轉搬到南丫島定居。因為喜歡這個地方,他寫了《My Dream Paradise》,訴說自己搬入南丫島歷程。

他很享受busking,其間有一個奇遇。「最令我開心的經驗,是去年1月我唱完《Imagine》,有人走過來問我,如果請你去利物浦的酒吧唱歌,你可否幫我玩45分鐘Beatles的歌,我說you kidding me。」結果他去年9月接受邀請,到利物浦玩了一星期,「他說我是第一個香港人參加。」但為何會選擇南丫島這樣偏僻的地方表演?「我喜歡表演,我有表演慾,玩音樂喜歡玩給別人聽,但不喜歡逼人聽,busking給我很好的空間,原來喜歡我的音樂便會自動過來,可以連繫到大家,我以前是想不到的。」面對現時香港的情況,不少港人心灰意冷,但他相信,「唱歌的確令人聚到力量。」他本想再度移民,「本來已計劃去年10月離開,但6月後環境一直轉變,小朋友全部出來,發覺自己不能走,變了一直做到現在。現在我都不敢肯定何時會停,我唯一希望是,可能這是幻想,香港至少跟隨《基本法》去做,但似乎,現在沒有可能返回從前……」

Jim有兩年曾全職玩音樂,在民歌餐廳打工。

八十年代移民美國後,Jim也沒有放棄音樂,餐廳放了一部三角琴,請來黑人樂師演奏娛賓。

Jim曾在美國開餐廳,又做過汽車銷售員,最後回流香港。

記者:何嘉茵

攝影:伍慶泉、呂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