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台灣家】來台灣當攝影師?

【有個台灣家】來台灣當攝影師?

在香港可能有不少人喜歡攝影工作,如果移民台灣可否將攝影興趣變為事業呢?究竟在台灣做攝影師的前景如何呢?我們就把握機會,訪問了一位在台灣做專業攝影師很成功的朋友,和大家分享他成功在台灣創業的故事!

Chris在約十年前成立婚紗工作室,三年前另外成立一個品牌專做親子攝影,他由兼職攝影師做起,周末開始接單做攝影工作,然後慢慢累積經驗和人氣,最後更組成達二十人的攝影團隊,開了兩間攝影工作室,專門拍攝初生嬰兒、全家福和婚紗照片。

和Chris的相識,緣於當初我們想找一位台灣攝影師,拍攝三弟的初生嬰兒照,然後發現他的攝影工作室,對拍攝初生嬰兒非常專業,拍攝嬰兒的時候有一位「安撫師」在旁協助,幫忙安撫嬰兒情緒、協助拍攝姿勢和控制時間等,安撫師和攝影師更穿上全身防護衣物,保障小嬰兒的健康!但因為我們錯過了拍攝初生嬰兒的黃金時間,之後Chris很專業地建議我們等三弟長大一點後,再來拍攝全家福。

一年後,終於等到三弟學會走路,可以拍攝全家福了,我們就在拍攝期間,把握機會向他取經,探索在台灣做攝影工作的苦與樂。

到台灣做婚紗攝影,十多二十年前在香港就非常流行,在台灣做攝影師工作沒有規定要考取牌照,最重要是有一顆能夠聆聽和理解客人需要的細心,因為在台灣從事拍攝工作競爭非常激烈,要在行業中突圍而出, 就要拍出自己的風格,他就選擇了拍攝唯美和故事性豐富的照片。

我們也直截了當地問他,如果香港攝影師想來台灣從事攝影行業有甚麼困難?

他就很貼心地分享,初來台灣的攝影師,可以先與本地攝影公司合作接工作,再積極開拓本地攝影界的人脈, 多認識台灣其他攝影師。

善用社交媒體 每張照片都有故事

他也說笑,其實很多攝影師也懂拍,就是想想自己有甚麼人家沒有的過人之處,可以令自己從芸芸攝影師中突圍而出。他大方地公開了當中一些小貼士,例如可以多走進社區中心、婦幼中心、學術機構等,在不同類型的攝影講座做分享嘉賓。所以在台灣做一個攝影師也要多方位發展,除了懂得拍,也要把握不同的機會讓別人認識自己,然後又可以言之有物地分享一些實用的拍攝技巧。

台灣地大物博,本土就有很多特色的拍攝景點,攝影師這份工作,更加讓Chris可以跑到世界各國,認識不同的人和事,也豐富拍攝照片時說故事的歷練。擁有國際視野的香港人,應該更加可以善用我們的優勢,融合不同拍攝風格呈現在台灣的攝影工作上。

Chris也提醒我們,始終要在台灣開攝影棚工作室成本高,如果大家真的要來台灣開拍攝實體工作室,可以好好運用facebook、 Instagram等台灣人最喜歡的社交媒體做推廣。

我們當初就是在facebook 看到Chris的攝影作品,彷彿看到每一張照片都在說故事,那種自然和唯美感覺, 有別於一般拍大頭照和拿着道具拍攝的「造作」全家福。

其實我們都很羨慕當攝影師這份幾乎在全世界也可以「搵食」的無國界工作,不需沉悶地困在同一地方,做刻板工作,攝影師這專業技能又可以帶我們走進不同地方的人群當中,或許更可成為移民到其他國家的秘密武器呢!

在台灣開攝影工作室,成本和租金應該比香港便宜很多。

Cass(King Kong 媽媽)

八十後爸媽,兩年抱兩後,做了全職爸媽陪伴孩子成長,二○一七年五月舉家移民台灣,重新出發,帶着孩子找另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