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戲院重開,這個周末很多觀眾會選擇一睹期待已久、英國大導基斯杜化路倫(Christopher Nolan)執導的新作《TENET天能》(TENET),長達兩個半小時的片長遠不只燒腦,更是折磨,離開戲院不但滿腦子黑人問號,似懂非懂的你,甚至沒法得知自己到底看懂了幾多!本報將戲中較為錯綜複雜的理論、關鍵詞及要點作解構,讓你可以更爽快無誤地感受路倫這齣超時空諜戰片!
撰文:牢卉
片名TENET,源自於龐貝古城掘出的拉丁迴文石碑Sator Square(圖)、碑上共有五行共25個英文字母構成的五組詞語,無論由上下左右開始讀起、不但於拉丁文中已各具意思,更與戲中情節、人物或任務互相呼應,居中的「TENET」拉丁文意指信念/ 教條,也是戲中的秘密組織,迴文中不但呼應電影「正行」與「逆行」來回循環的時間概念,戲中最後任務也是十分鐘(TEN)作限,別具心思;SATOR拉丁文意指先驅/ 播種者,是反派名字,他強調的理念正是透過毀滅世界達到重生;ROTAS拉丁文中有轉動意思,是反派SATOR於自由港倉庫的保安公司,裏面正隱藏走向逆向時間的旋轉門;OPERA拉丁文原意為工作/ 救助,亦即電影開局主角執行任務的歌劇院,他更執意拯救人質;AREPO則為畫模仿畫的畫家名字。
看完電影後,觀眾會發現尊大衞華盛頓(John David Washington)演出的主角,由始至終均沒有名字,連劇情介紹也只以「主角」(The Protagonist)稱呼,路倫解釋諜戰片中,主角應不受任何身份或框架局限,就好像特務007一樣,標誌着崇高地位。
為免情節太抽離,路倫聰明地借用現實事件增加觀眾投入感,開首主角闖進眾多觀眾被催眠的烏克蘭基輔劇院執行任務,取材自2002年莫斯科歌劇院發生的恐怖活動。當時數十名車臣綁匪闖入莫斯科劇院,要脅數百平民跟政府談判,最後特種部隊突擊劇院造成百多名人質死亡,當中大部份人是因吸入俄軍使用的安眠毒氣致死。至於主角動用飛機撞向自由港的倉庫盜畫,湊巧倉庫大樓結構竟是五角形,無疑觸動觀眾聯想起911飛機衝向五角大樓恐襲的傷疤。
主角在學習抓住逆向子彈的情節中不斷提到「熵」(Entropy),基本是《天能》劇情推展的科學理論基礎,熵是動力及熱力學的一個能量指標,並假設於一個封閉系統中,能量的流動會產生大量的熵,如冰溶化、燒木頭、爆炸都會令「熵」值變大,「時間」向未來前進,也是「熵」值變大的一種展現。《天能》假設未來人找到方法/ 道具去「逆熵」,即將熵值由大回到小,意味着時間也可以逆轉。而呈現在電影中的「逆熵」狀態,則是子彈倒入槍管、破損牆壁復原、人類或汽車逆行、原本平時能自然呼吸也變成要戴着氧氣筒呼吸、聽到的說話會是倒轉、連人的動作順序也會反轉,至於主角炒車險被火燒死,則變了是幾乎凍死!
「逆轉時間」是愛玩時空理論的路倫所建構的一種詮釋時間新觀點,它並不同於以前觀眾認識穿越時空、由一個時間點直接跳至過去或未來時間點的理論。人要逆着時間前進回到過去,要花費實際的時間,並需經逆轉媒介來進行,在戲中就是一個如舊式百貨公司旋轉門的裝置(圖),於戲中旋轉門裝置前後共出現4次,分別位於奧斯陸自由港的倉庫、塔林公路後的紅藍審訊房間、主角做運動的黃色運輸船上及死城Stalsk-12。留意逆行角色並不可跟正向時間的自己作直接身體接觸(隔着衣物另當別論),否則會灰飛煙滅。
為能讓觀眾區分「正向時間」與「逆向時間」的不同角色,路倫可謂費盡心思。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紅色房間及藍色房間分別代表身處「正向時間」或「逆向時間」。其次,身處逆向時間的人物,因為不能呼吸逆時間中的空氣,均會戴着面罩或氧氣罩現身,來幫助呼吸,至於尾場大戰正邪雙方均出動「正向時間」與「逆向時間」人物,則進一步戴上紅色或藍色臂章在衣服上作標示,令觀眾能在緊湊的對戰場面中快速分清敵我陣容。
「鉗形戰術」是軍事戰術用語,形象化的說法是如螃蟹般伸出巨鉗夾擊敵人,而《天能》中所謂時間鉗形戰術,則是派出兩路部隊,一支從正向時間前進,另一支由未來逆向出發,彼此交換訊息帶來勝利。電影中共運用了兩次鉗形攻勢,一次由反派Sator於公路上發起的高速公路飛車追逐戰,目的為了搶奪男主角手上的時間裝置部件,另一次則是末段男主角與Neil使用鉗形攻勢來阻止末日爆發,正向時間軸是由男主角領軍來阻止Sator,而逆向時間軸則是由Neil衝鋒陷陣。
由羅拔柏迪臣(Robert Pattinson)扮演的Neil,跟尊大衞飾演的主角展開如師徒又像兄弟的感情,尊大衞於未來召募羅拔重返過去,慢慢讓主角意識自己才是天能話事人,Neil更於正向及反向時間線,至少六次救出主角,最後更慷慨就義,包括於基輔劇院開逆槍(背包掛紅繩)、奧斯陸自由港阻截男主角殺死蒙面的自己、與Ives帶兵到塔林的審問房現身救他與被逆向子彈射中的Kat、將主角由高速公路中的爆炸汽車中救出、以正向身份於Stalsk-12中用吉普車拉繩救出主角,以及最後用逆向身份幫男主角擋子彈(背包掛紅繩),大家數不數得出來?
女主角Kat(伊麗莎白迪碧琪 Elizabeth Debicki飾)的兒子Max,被合理懷疑就是Neil的童年版本,因主角一直冒死拯救Kat,讓她跟兒子重逢,Kat亦在戲中也不停提到自己兒子想到龐貝;Max為拉丁文Maximilien的縮寫(英文有極大的意思),若用戲中迴文理論,Maximilien中最後四個英文字逆向閱讀,就是羅拔飾演的Neil(Neil的相同發音Nil英文有歸零意思),情況如路倫拍《潛行凶間》並沒指明里安納度狄卡比奧(Leonardo DiCaprio)究竟有沒有回到現實、片尾讓陀螺繼續轉動一樣,這裏也留一個問號,給大家自行解讀。
《天能》訊息量大,理論及細節複雜繁多,導演路倫早知道觀眾未必能一次看懂整個佈局,故於訪問中也不厭其煩重複說:「不用嘗試去明白,試着去感受吧!」祝各位好運!